它的車身實在太低了,你可以認為它已經陷進地里了;它的引擎蓋實在太長了,也許孫悟空一個跟頭也翻不到盡頭;它的外表實在“拉風”了,完全就是一位馭臨天下的至尊皇者。它曾奪得美國加州卵石灣汽車巡展(Pebble Beach Concours d'Elegance)2006年度的最佳巡展冠軍車型。它就是戴姆勒公司在上世紀30年代初打造的Double Six 50 Sport Corsica Drophead Coupe。
梅塞德斯-奔馳公司在1954年發(fā)布的300 SL是20世紀50年代最出色的公路汽車了。車身前端除了鑲嵌著一顆大星星外,引擎蓋上還豎立著兩條明顯的“山脊”。鵝卵形的駕駛艙和錐形的尾翼映襯著當時極為時尚的“鷗翼”車門,使300 SL在車門大開時看起來更加漂亮。德國一家著名的汽車雜志曾作出這樣的評價:梅賽德斯-奔馳300 SL是最典雅,同時是這個時代最具靈感的賽車——這是汽車的夢想。
保時捷公司在1954年推出的356 Speedster是一款體形小巧的跑車,但它同時也是保時捷356系列中最出色的一款跑車。它采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軟頂式設計,曾在車迷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據統(tǒng)計,僅僅在美國市場上,就銷售了超過4000輛。
龐蒂亞克一生命運多舛。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它又一次面臨消亡的命運。不過幸好,Firebird及時出現并拯救了它。Trans Am即是第二代Firebird的一個衍生車型。它鼓起式的引擎蓋和單條式的車身線幾乎讓所有人都過目不忘。其它類似錐形車尾、多功能翼子板等細節(jié)設計都促成了這款野蠻的肌肉跑車。這也使得Trans Am即使是在石油危機期間,銷售也依然火爆。另外,Trans Am還是導演眼中的明星車型,曾出現在《熊和強盜》、《變形金剛》等多部影視劇中。
道奇公司制造的Charger在銷售上能夠取得成功,多少應該感謝電影《警網鐵金剛》的幫助。不過,Charger自身的硬實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車身協調的比例、硬朗的肌肉型線條、平坦的車鼻、隧道式的后窗以及上翹的后擾流板都具有鮮明的獨特之處。而圓形的尾燈和巨大的開放式格柵則是1968版Charger的專利。雖然克萊斯勒也曾推出過自己的Charger,但1968版道奇Charger的靚麗卻是無可比擬的。
Esprit S1曾作為邦德的座駕,在007系列電影《海底城》中大放異彩,給007影迷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這款中置引擎的Esprit S1由設計大師喬治亞羅(Giorgetto Giugiaro)親自操刀,外殼采用玻璃纖維制作,成為了喬治亞羅生涯中最完美無缺的作品之一,也成功拉開了蓮花公司打造真正超級跑車的序幕。不過,后來的版本則失去了S1的一些早期元素,性能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
又是一款謝爾比大師的杰作。作為Cobra 427(Mark III)的替代者,Ford GT40(Mk IV)的車身低得難以想像,甚至一抬腳就可以跨越車門。超寬的車身、環(huán)繞車體的擋風玻璃,以及特殊設計的尾翼,都讓Ford GT40出盡了風頭。它曾包攬了1966-1969年的勒芒拉力賽冠軍,打破了歐洲汽車對該項賽事的壟斷,開創(chuàng)了美國汽車歷史上的新紀元。而事實上,這也只不過是它輝煌賽車生涯的一小部分而已。
奧迪公司生產的中置引擎跑車有著良好的血統(tǒng),它們可以完美地平衡肌肉感與時尚感。R8 Spyder就是它們中的一員:不僅動力野蠻,而且車表精美得似乎可以在炫光燈下翩翩起舞。不過,它的靚麗可是建立在你的支票薄上的。所以,除非你在股市上有了大把的額外收益,否則你還是不要抱太多幻想了。
意大利汽車工業(yè)協會會長萊昂納多?菲奧拉萬蒂(Leonardo Fioravanti)曾是賓尼法利納汽車設計局(Pininfarina)的著名設計師。法拉利在1968年推出的前置引擎跑車365 GTB/4 Daytona正是出自當時還處于青年期的菲奧拉萬蒂之手。這是一款與以往法拉利有著很大區(qū)別的新款車型,它集野蠻與性感于一身。長長的車鼻與意大利人特有的高鼻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配合著流線形的車體邊線和錐形尾翼,菲奧拉萬蒂成功造就了法拉利又一款“最靚麗車型”。
意大利設計師Ercole Spada能夠功成名就,阿斯頓?馬丁DB4的誕生居功至偉。正是依靠著DB4的巨大成功,Spada在汽車設計界名噪一時。Spada將DB4設計成為了一款低而寬的輕型跑車。車頂曲線平滑而柔和,車身擋泥板完美得就像一名超級模特的細腿。性感的DB4有著充足理由成為“最靚麗車型”中的一員。據稱,DB4一共只被生產了大約20輛,而每輛價格都在一百萬美元以上。
作為傳奇改裝大師卡羅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的精心之作,Cobra 427的另一個身份是Mark III。沒錯,它就是福特公司經典車型Cobra 260(Mark I)和Cobra 289(Mark II)的替代者。在車身加寬的基礎上,Mark III的外形也進行了改進,從遠處看起來,這款以英國A.C. Ace為基礎打造的肌肉車就像一條真正的眼鏡蛇,張開大口匍匐在地上。這種設計在后來造就了數以百萬計的模仿者。對于任何打算評選“最靚麗車型”的人來說,Cobra 427都是絕不容許被忽視的。
為了能夠參加SCCA(美國汽車聯合會)的Trans-Am系列賽事,雪佛蘭對Camaro進行了深度改進,并采用了隱藏大燈的設計,尾燈也進行了修改,終于打造出了Z/28。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喜歡,還可以選擇添加可感應的引擎蓋和擾流板等部件。與原版Camaro相比,新款Z/28的靚麗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害。
如果要論血統(tǒng)的純粹性,那么恐怕沒有任何汽車能夠比保時捷911車系更能保留早期車型風格。保時捷打造的1973版911 2.7 RS則是這種風格的完美代表。標配版的911有著全新的鴨尾式擾流器和略微膨脹的翼子板。通常情況下,車門上會被噴上“Carrera”字樣,以紀念它在國際汽車賽場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在總計生產了1636輛后,911 2.7 RS如今已經演變成了汽車界“輕量跑車”的代名詞。
長長的引擎蓋,短短的后甲板,再加上舒展的車身線條,構成了1961版的捷豹E-Type。憑借驚世的造型,它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所有汽車,因而在被捷豹發(fā)布伊始,就引起了整個汽車界的轟動。它完美地定義了60年代的汽車魅力。在它面前,靚麗的敞篷車也不過如此。價格僅為同樣經典的法拉利250 GT的三分之一,60英里加速耗時卻更少,難怪有媒體稱贊E-Type是一臺只賣半價的完美跑車。
對于生活在上世紀50-60年代的人來說,法拉利在1959年打造的夢幻跑車250 GT Berlinetta SWB簡直就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化身。它的輪距只有不可思議的94.5英寸,這也是它被命名為SWB(Short Wheel Base的縮寫,即短輪距)的原因所在。車鼻被設計得極低,即使是最高處也僅僅略高于車輪。在快背式車頂的影響下,駕駛艙看起來完全是被迫擠壓而成的。它一共只被生產了166輛,其中還有73輛是專門為比賽而制造的。
蘭博基尼公司似乎就是為了挑戰(zhàn)法拉利而誕生的。在與甘尼迪相遇后,蘭博基尼終于高高舉起了“反叛”的大旗。在甘尼迪的傾心設計下,蘭博基尼Miura出世了。它采用中置引擎模式,徹底轟動了當時的汽車界,其中的許多設計元素,即使在現在看來,都十分超前。而升級版的SV則是那個時代的量產車中速度最快的超級跑車——直到替代者Countach的出現。如今,它的價格已經完全抵得過好幾輛嶄新的蘭博基尼了。
柯爾維特作為美國精神的代表,在美國乃至世界跑車領域都有著至為榮耀的地位。而1967版的柯爾維特采用了快背式設計和那個時代流行的楔形車體,輪罩線被打造得平直而獨特,引擎蓋則表現出了典型的美國肌肉式線條,暗示了它的強大動力。
Sergio Scaglietti獲封法拉利功勛設計師是實至名歸的。在他親自操刀下,法拉利打造了這款上世紀60年代全球最先進的跑車。在當時的各項頂級汽車賽事中,只要250 GTO參賽,冠軍就失去了全部的懸念。車身的通風孔設計使車體看起來更穩(wěn)重大氣,而后擾流板的尾翹式設計則吸引了數以百計的模仿者。事實上,250 GTO是所有GT類汽車永恒的模仿對象。至于價格,3200萬美元的拍賣價,相信只有卡洛斯?埃盧或者比爾?蓋茨式的人物能夠付得起了。
一排類似希臘神廟柱子的進氣柵欄,一個好似被輪胎飛馳激起的浪花型翼子板,弧形的百葉天窗,加上精美的全鋁制車頂,都構成了這款上世紀30年代最好的長輪距跑車。雖然Duesenberg品牌早在1937年就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這款1930年打造的終極作品卻在2011年被拍出了1034萬美元的天價,成為了RM拍賣會歷史上交易價格最高的美國汽車。
蘭博基尼的成功,除了創(chuàng)始人費魯吉歐?蘭博基尼(Ferruccio Lamborghini)的不懈努力外,還有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馬塞羅?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正是在甘迪尼鬼斧神工式的雕琢下,蘭博基尼才能夠推出堪稱汽車界傳奇的數款跑車。而這款Countach LP400就是甘大師的經典杰作。作為Miura的替代者,不論怎樣對比,Countach都完美勝出。它是有史以來最能挑起人們追求超級汽車欲望的車型,它的海報永遠都是車迷臥室墻壁上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