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IS 250 F-Sport在經過換代之后在前臉設計上改動相當明顯,紡錘形進氣輪廓結合密集的黑色中網以及獨特的前大燈和線條銳利的LED日間行車燈,完美塑造出的極具兇悍的IS 250 F-Sport前臉造型。
在日系車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極具人性化的科技配置。在IS 300h上,雷克薩斯采用了新穎的觸摸式雙區空調自動控制系統,操作便捷,指尖輕輕滑過,溫度便盡在掌握。 此外,IS 300h還配備了Remot Touch信息操作系統,與傳統的觸摸屏不同,Remot Touch更讓人們感覺到操作起來就像操作鼠標般容易。
在日系車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極具人性化的科技配置。在IS 300h上,雷克薩斯采用了新穎的觸摸式雙區空調自動控制系統,操作便捷,指尖輕輕滑過,溫度便盡在掌握。 此外,IS 300h還配備了Remot Touch信息操作系統,與傳統的觸摸屏不同,Remot Touch更讓人們感覺到操作起來就像操作鼠標般容易。
車內氣味渾濁無疑是令人頭疼的一件事情,一向具備浪漫情懷的法國人在雪鐵龍C3上加入了車載香氛功能,車主只需將自己喜愛的香料放入其中,雪鐵龍C3就能通過空調系統令香味逸散于整車之中,讓人免去車載香水的麻煩。
寶馬3系GT是本次車展上寶馬推出的重磅車型,在寶馬3系GT上,前翼子板上的“7”型通風口設計能為制動系統提供散熱功能,這也成為3系GT獨有的標志之一。
與5系GT相似,3系GT也推出了極具特色的坡背設計,將寶馬的跨界藝術進行了完美演繹,同時也是3系GT的精髓所在。
除了上述兩個新設計之外,寶馬3系GT還藏有一件極為風騷的秘密武器,那就是自動升降的尾部擾流板,在高速時它能自動打開,提供車尾下壓力。當然為了風騷一把,你也可以手動打開它。
作為Enzo的繼任車型,LaFerrari不論在材質、做工還是設計上都是堪稱頂級的。作為汽車的核心部件,LaFerrari在底盤材質上采用了四種不同類別的碳纖維,并全部使用手工層壓處理,與F1賽車使用相同的制造工藝。
在LaFerrari的尾部,我們看到一個類似電話鍵盤的設計,這正是LaFerrari源自F1設計理念的后霧燈。
在高速運行時,為了保證車身穩定,LaFerrari還配備了一個可調角度的尾部擾流板和車底部可主動調節的擾流葉片。
在方向盤的設計上,法拉利一直秉持了F1賽車的設計理念,在小巧的方向盤上集成了幾乎所有與駕駛有關的按鍵,同時調整了換擋撥片的長度,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
在檔位設計上,LaFerrari采用了獨具特色的懸掛式擋座,在上面集成了法拉利風格的按鈕擋鍵。
蘭博基尼一直以來都給人以“陸地戰斗機”的印象,而蘭博基尼Veneno的出現則讓其提升到飛船的高度。在車身制造上,蘭博基尼Veneno采用了“CFRP”單體殼技術打造其碳纖維材質車身,這項技術目前僅僅應用于賽車上,因此蘭博基尼Veneno也是首款使用該技術的量產車。
在車身設計上,盡管Reventon已經足夠棱角分明、酷似戰機,但蘭博基尼Veneno更是以獨特的造型打造出一副太空飛行器的視覺感受。
在輪轂的選用上,蘭博基尼Veneno也格外用心,為了呼應主題,蘭博基尼采用了紅黑配色的色彩主題,輪轂設計的靈感則來源于飛機的渦輪。
最后在尾排設計上,蘭博基尼Veneno也顛覆了傳統,采用與帕加尼相似的中置四出尾排設計,只是蘭博基尼的方形傾角設計令尾部造型更凌厲動感。
在本次車展上發布的新款Flying Spur對舊款車型進行了很多細節上的改動,同時也作為獨立車系被發布。新車在內飾上的變化非常明顯,除了增強便利性之外,還加入了車載WIFI的功能,通過插入3G SIM卡后,便可開啟車載WIFI的功能共享無線網絡。
在新款S60車型上,沃爾沃為其增加了新開發的Sensu人機交互系統,通過中控臺的7英寸觸摸屏,車主便可完成所有與汽車有關的功能性操作。
作為911車系推出的最新性能車型,911 GT3擁有不俗的動力表現。新車首次使用的主動式后輪轉向系統為911 GT3帶來了更加精準的轉向和橫向動態,該系統可以根據車速對轉向量進行調整,令后輪輔助前輪進行轉向,從而實現911 GT3與路面的最佳接觸。
大眾XL1堪稱是新時代節能車型的典范,在量產版本中我們看見很多概念車上的元素得以保留。其中包括獨具特色的包裹式后輪設計。在XL1上,后輪轂被車體隱藏了起來,整車只顯露出前輪,使整體感得到明顯提升,同時看上去也更加緊湊輕盈。
鷗翼門設計在大眾的量產車上實屬罕見,但是在這臺XL1上,我們卻看見了鷗翼門的存在,這項在概念車上的設計原本認為會被普通車門所取代,事實證明大眾對XL1的打造,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在很多超級跑車中,監控式后視鏡還只是嘗試性的應用,它更多是出現在概念車上,然而為了降低風阻,大眾在XL1上應用了這項前衛的技術。
在邁凱輪P1上我們看到了兩項源自賽車的控制技術,它們可以通過方向盤上的兩個按鈕分別進行操作。其中DRS系統(Drag Reduction System)即為可調尾翼控制系統,其技術來自于F1賽車,可減少23%的阻力。
IPAS系統(Instant Power Assist System)是即時動力輔助系統,車主可以通過按鍵瞬間啟動電動機進行動力加助,享受速度激增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