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眼中,車庫只是一個能夠為愛車遮風擋雨的單一性功能建筑,但在熱愛汽車的人眼中,它卻是一個能夠創造出無限可能的國度。
美國的車庫文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趣味的文化之一,二層小樓配上一個大號車庫,這正是美國中產階級標準的家庭配置,然而車庫雖然足夠寬大,但美國人平時并不將汽車停放其中,因為在他們眼中,車庫的功能并不局限于此。
在美國人的車庫中,你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奇葩”用途——室內搖滾樂排練、家庭聚會、改裝作坊甚至創業基地。
雖然車庫的用途多種多樣,但回歸本質,它還是一個與汽車有關的地方。而今天故事的第一個主角雪弗蘭,就是一個誕生在車庫中的品牌。1911年11月3日,William Durant邀請的著名瑞士賽車手兼工程師Louis Chevrolet設計出了第一款雪弗蘭汽車,Classic six,而這款開山之作,則正是誕生于租用來的車庫中。
同樣作為美國精神代表的哈雷戴維森也是一款誕生于車庫中的摩托品牌。1903年,William Harley和Davidson三兄弟在密爾沃基創立了出名的哈雷戴維森摩托車公司,這個誕生于車庫中的公司歷經100多年的歷史,經歷過戰爭、蕭條、買斷、回購等市場的重重洗禮,終于成長為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摩托車品牌。
除了汽車和機車,美國的車庫還與電子產品品牌有著難以割舍的聯系。夢想家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就是尋找一個穩定的創業基地,而車庫無疑成為最理想的選擇。1976年4月1日,21歲的Steve Jobs與25歲的Steve Wozniak在自家車庫中發明了蘋果電腦,從這一刻起,一個全新的時代注定被打開。
如今的谷歌已經成為了互聯網企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其在互聯網產業、移動通信產業等諸多行業中都掌握了主導權。而追溯谷歌的誕生,則正是在加利福尼亞州門羅帕克市圣瑪格麗塔大街232號的56平米車庫中。1998年,Sergey Brin和Larry Page以1700美元的租金在這里開始了自己的互聯網之旅,于是改變世界的時代也從此開始了。
1938年,25歲的Bill Hewlett和26歲的David Packard以45美元的租金租下了位于愛迪生大街367號的一間車庫,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一年之后,惠普公司成立,HP的名字則正是取自Hewlett和Packard的首字母。
1994年,亞馬遜創始人Bezos以3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在西雅圖郊區租來的車庫中創建了全美第一家網絡零售公司——Amazon.com。盡管在創立初期,亞馬遜只有三臺SUN工作站和免費試用的顧客,但經過不懈堅持,亞馬遜最終成長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網絡零售商。
YouTube的誕生令每個人都有了與世界分享自己拍攝作品的機會。2005年,Chad Hurley和Steven Chan在Hurley的車庫中建立起了YouTube網站,在二人不懈努力下,YouTube展現出了驚人的成長力,20個月之后,谷歌以近20億美元的售價將YouTube收入旗下,車庫創業再次展現出奇跡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