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美國第67屆電視艾美獎頒獎,熬到第五季的《權力的游戲》終于獲得了全面認可,橫掃最佳劇集、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配(此劇沒主演,龍女也只提名最佳女配)等重要獎項,還有8項技術大獎。
《權利的游戲》當中“小惡魔”扮演者Peter Dinklage彼特·丁拉基,憑借這個角色第二次獲得了艾美獎最佳男配。時隔4年,第二次獲得艾美獎,他顯然輕松多了,上臺前吻了他的妻子,致辭說:“我還在嚼口香糖呢,根本沒準備要上臺領獎,我以為跟喬納森班克斯競爭哪有機會得獎啊,感謝我們兩個編劇,感謝喬治馬丁創造了這個世界,感謝我們全劇組成員,大概也就一千來號人吧,大家晚安。”
這位身高只有1米35,患有侏儒癥的演員,用他的親身經歷驗證了莎士比亞的那句話“我寧愿重用一個活躍的侏儒,也不要一個貪睡的巨人”。
今年46歲的彼特·丁拉基,1969年生于美國新澤西州,父母一個是小學音樂教師,一個是保險推銷商人,哥哥是小提琴演奏家,全家人都有正常的身高,只有他因患有侏儒癥而長不高。
少年時期的彼特極度不快樂,天生的身體缺陷給他帶來各種各樣的歧視的眼光,從小開始,他就學會跟孤獨相處,并且將表演視作心靈的避難所。高中畢業時,他就將演員作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1991年,22歲的他在佛蒙特州的Bennington College表演系畢業。1995年,他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在《開麥拉狂想曲》的電影中,扮演一個脾氣暴躁的侏儒演員。
受身材的限制,他總是跑龍套,為此而備受打擊,他也曾一度遠離影壇,在芝加哥舞狼劇院表演唱歌,在一個叫做“Whizzy”的樂隊中玩兒饒舌和吹小號,甚至還一度酗酒和酒吧女郎鬼混。
2003年,他迎來了作為電影男一號的機會,為他量身打造的《心靈驛站》一片,神一般的演技讓他在好萊塢開始嶄露頭角。該片在當年的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上提名無數,最后他還憑借這個角色獲得了歐倫斯獨立電影節的影帝。在《心靈驛站》當中,有一句臺詞,說的正是他自己的心聲:“我已經過了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憤怒的年紀了”。
2004年,他成功地完成了一個長久以來的夢想:主演莎士比亞戲劇《理查三世》。在托爾金原著改編的電影《指環王》當中有矮人的角色,曾經邀請他參演,但是他拒絕了,因為這在他看來,是“固化侏儒演員”。他拒絕去演那些別人看來似乎只有侏儒才能演的角色,比如矮人、妖怪、地精。
他說:“我不能理解為什么在奇幻讀物里,尤其是給孩子的書里,我這樣身高的角色都是奇形怪狀的非人類。如果托爾金或者其他什么人身邊有矮人朋友的話,他們就不會這樣寫了。” 而他唯一一次做出讓步,是《納尼亞傳奇:凱斯賓王子》的邀請,在這部影片當中,他扮演了精靈,還黏上了長長的假胡須,穿著尖頭皮靴,手里握著比自己的胳膊還要長的匕首。但他坦率地說:“盡管那是一次相當非凡的體驗,但是依然讓我很不舒服。”
2011年4月,《冰與火之歌:權力的游戲》開播。他在劇中扮演“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冰與火之歌》的原著作者喬治·馬丁說:“如果不是彼特來演這個角色,老天爺,這部劇肯定就完蛋了。”得益于彼特·丁拉基的出色表現,原本在書中丑陋不堪的提利昂成了整個劇中最受歡迎的角色。
其實,他最開始參演接觸《權力的游戲》制作方時,就明確地表示他的角色不能有長胡子和荒謬的尖頭鞋。而這個天生悲劇化的角色,給了他足夠的表演空間。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小惡魔”是他的升級版,是更為高傲的他。合適的角色找到了合適的演繹者,就會迸發出最耀目的火花。2011年,“小惡魔”這個角色為他贏得獲得第63屆艾美獎劇情類劇集最佳男配角。2012年,“小惡魔又”為他贏得第69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2013年,他加盟大片《X戰警:逆轉未來》,飾演大反派“特拉斯克工業”創始人玻利瓦爾·特拉斯克,跟有份參演的范冰冰一起跑亞洲宣傳,一起各種自拍。他也是幸運的,在未參演《權力的游戲》之前,就已經找到了愛人組織了家庭,他的妻子也非常有才華,跟卷福的妻子一樣是位舞臺劇導演,叫Erica Schmidt,兩人結婚五年多,在2011年,他妻子懷孕,生下來一個跟《權力的游戲》同歲的寶寶。
“我的一生就是對侏儒的一場審判”,這是小惡魔在《權力的游戲》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 對彼特來說,他的一生跟小惡魔很像,雖然上天沒有賜予他一個完美的皮囊,然而卻賜予了他另外的天賦,而活在這幅皮囊里的他,比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更像一個巨人。
“如果你從小都要因為自己的身材而被指指點點,無論把這件事扔到黑暗的角落里,還是驕傲的穿在身上都不能改變的狀況的話。那就趕在別人之前,自己把它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