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賢洙,曾經是韓國短道速滑界傳奇一般的人物,卻在2011年背負著“叛徒”的罵名改籍俄羅斯,并在索契冬奧會上為俄羅斯拿下金牌。
從韓國“叛徒”到俄羅斯“英雄”,韓國人如夢方醒卻為時已晚。
安賢洙的成名之戰是2006年都靈冬奧會,代表韓國隊出戰的他在短道速滑的賽場上,包攬了男子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三枚金牌。
自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出道以來,2003-2007連續五屆世錦賽,絕佳的表現讓他的名字已響徹冰壇。
然而2009年,安賢洙遭遇傷病,最終未能獲得入選溫哥華冬奧會陣容,在此之后他的短道職業生涯也面臨窘境:無法享受優質的訓練條件、國內比賽屢遭惡意犯規……
無法在韓國看到希望的安賢洙選擇加入俄羅斯國籍,改名維克多。
他發表了公開信:“我熱愛短道速滑運動,這是促使我做出這一決定的唯一理由。我知道會有很多人用責備的眼光來看我,但我既然已經選擇了,就必須承擔這些。”
改國籍一事一經報道,韓國冰迷們幾乎一邊倒的譴責安賢洙的“叛逃”行為,在輿論的壓力之下,就連其父親也受到死亡的威脅。
批評的聲音并沒有阻礙他的成功,在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m的比賽中,安賢洙時隔8年后再奪金牌,并且還為俄羅斯代表團贏得了第一枚短道速滑獎牌。
而在致謝詞中,他說:“我感謝俄羅斯人民對我的信任,還有俄羅斯滑冰協會對我的支持。我希望以后能以一塊金牌來報答他們。”
近年來,原來冰上項目強國韓國成績下滑十分嚴重,韓國短道速滑界普遍認為,真正原因是多年來的派系斗爭和內耗不斷。而安賢洙正是一個最真實的寫照。
遭人詬病的制度也引發了大量不滿,在安賢洙奪冠后,集中爆發。門戶網站和社交網上甚至出現了“要想成功必須改國籍”的留言。
安賢洙現象甚至驚動韓國總統,韓國總統樸槿惠最近表示:“應該反思一下安賢洙代表俄羅斯參加冬奧會是不是因為韓國的不合理之處。”
不過,獲悉真相后,韓國民眾也給予了安賢洙最大的理解,《韓國日報》官網,其上有人直言——“國家拋棄了他,但人民沒有。”
盡管如此,但也有評論表示擔憂:“顧拜旦曾希望,奧運會是超越國界的舞臺。運動員們展現全人類的技藝與風采,而不是帶著國籍去競技。”
“而現在的奧運會,國籍意識無處不在,這些是否已經違背了奧林匹克打破所有界限的初衷?”
因此,無論是安賢洙或者維克托·安,他的成功都值得人們更多的反思,就連奧林匹克的價值觀,似乎也因此被引領到一個值得重新審視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