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下來走上講臺的是財經的副主編,讓我們用掌聲歡迎,羅昌平。
羅昌平:前幾年103歲的科斯說過一句話“中國缺乏自由的市場,因為缺乏這個市場,所以我們創新的動力和可持續性會受到很大的約束?!蔽医裉焓紫认牒痛蠹曳窒淼木褪恰靶畔⒎磯艛唷?。在過去的兩三周里大家都非常關注兩件事情,第一個是薄熙來案的庭審,第二個就是互聯網的清潔工程。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重要的案件,給我們展現了非常有意思的過程,在庭審過程中公布了16萬字的記錄,這是在以往所有案件的審判中從來沒有過的情況。但是薄熙來案件也不是完全的公開的,我們的高級官員看到的是現場直播,是完全沒有刪除的。所以,信息特權在我們這個社會還是高度成立的,我們首長做到了。
走向互聯網的時代,這個意義非常的重大,就像剛才演講的雷軍,他做的是將硬件和軟件高度的結合走互聯網的模式,其實它真正的意義不是手機公司,是互聯網公司。
我們現在信息的發布不同以往,已經不需要官方來做了,我們每個人演講的內容都可以被直接發布到微博、微信里,雜志不能壟斷這個信息的發布,當事人也不能壟斷這個信息的發布,人人都有麥克風,從而拉平了信息發布的門檻。
但是很多官員,尤其是政府機構并沒有意識到這個時代的來臨。去年年底,我們吃了一次“螃蟹”,舉報國家副部級干部劉鐵男。這個集合了很多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有些記者沒有聽我的勸說,跟著前仆后繼地掉下去了,這個打擊還是比較大的。
有人也把微博的舉報類比成文革時候的大字報,這兩者之間的確有類似的地方,文革的舉報是發生在父子、夫妻、兄弟、師生等等之間,摧毀的是整個社會的信用系統,但是微博舉報只有唯一一個趨向就是公權力,它會受到法律的約束,權力的報復。
我講到互聯網清潔工程,有謠言我來發布,你沒有這個發布的權利,這個也是壟斷的本質,微博、微信具備這個功能。信息防壟斷過程中,很多朋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老家是在湖南中部的小山村,那個地方日本鬼子沒有進去過,黨報,黨刊也沒有進去過,因為我舉報劉鐵男這個事情村里有十幾個人開通微博、微信,他們想獲取這樣的信息,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程,也是很好的信息反壟斷的做法。
我們要有足夠的自信,我們應該勇敢可持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主持人:網友也有一個問題想問你,身處在微博和微信的時代,媒體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羅昌平:在舉報劉鐵男以后,有一天我突然不太想再接受媒體采訪了,我把一個事情說一遍要說3個半小時,如果接受10媒體的采訪,大家可以算出這個數字。接受媒體采訪以后,要么說的不準確,要么不完整,這個也是我剛才所講到的微博、微信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信息,尤其是微博,它是在廣闊的廣場上,就像今天說話一樣,我說的越多有漏底,犯錯的時候,每個人你所獲得的知識是有限的,你應該是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里翻身,這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可以跟人家合作,分工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個也是大家工作以后必須面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