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體育和電影是娛樂產業的兩大支柱,而從體育跨界娛樂圈的明星通常能夠吸引到兩方面的粉絲進而發展得順風順水。而國內這種從體育明星成功變身商業老板非李寧莫屬。
從體育明星到商人,李寧和林丹有著很多相似之處,一個是創造體操界神話的“體操王子”,一個是羽毛球大滿貫冠軍,兩個人都在各自的領域有著絕對的優勢。但由于時代不同,李寧身上有著中國人的謙遜、儒雅和內斂,在廣告并不發達的彼時,觀眾們也只能在報紙和電視的新聞中一睹這位“王子”的風采,因此李寧對于很多人來說保有著更多“體育人”低調的色彩。然而林丹卻有著另外一番個性,他激情、張揚,卻也充滿了活力與自信,每每當他贏得比賽時雙膝跪地,將衣服上卷包住腦袋,露出腹肌的標示性動作也感染著每一個人。從“王子”到“超級丹”,反應出的是體育明星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人們能夠從廣告中得知林丹的生活:他喝紅牛,開雪鐵龍,嚼綠箭口香糖……可以說,林丹相比李寧,更會經營自己的個人形象。
而在商業路線上面,林丹也與李寧有著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盡管李寧這幾年改變路線,打起了90后的主意,而且還找到林丹來代言,但是卻仍然被人揶揄:一群70后模仿著80后的語氣卻說自己是90后。但林丹真實、率性,他毫不忌諱袒露自己的身體,他身上的紋身宣告著他“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這本身就非?!?0后”。林丹自己的服飾品牌名稱同李寧一樣,選取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卻仿照了時下流行的縮寫:LD。并且,林丹透露自己本身就對服裝設計非常感興趣,有打算繼續學習設計的意向,他曾在媒體訪問中希望能夠把自己的設計推向給年輕人,讓他們穿出自己的味道。林丹設計師的身份也讓給其他體壇冠軍們提供了鮮活的榜樣和另一番思路。
?實際上,體育明星如果能夠善于經營自己,他們的商業價值將會持續不斷地繼續提升,拍廣告做代言固然是一項輕松且收入不錯的選擇,然而諸如喬丹創立的個人品牌,貝克漢姆的設計秀不僅顯示了他們對于自身形象的準確把握,也為自身的發展鋪就了道路。而就個人品牌的經營而言,體育明星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受眾群和品牌定位,我們恐怕沒有辦法想象喬丹這個品牌主打的是非籃球用品,而如果貝克漢姆穿著一身籃球衣的時候,也一定會覺得哪里不對勁。
同時,林丹出版的個人自傳也為體育明星進軍商業拓寬了思路,NBA球星魔術師約翰遜便沒有成立自己的服裝品牌,反而成了餐館老板,他把生意的觸角伸向了并不為人重視的貧民區,當然,這需要的更多就是商業頭腦和敏銳的商業嗅覺。
?“超級丹”的成功也為這屆奧運會上的新科冠軍們提供了一個榜樣,諸如孫楊、張繼科等等如何打算自己之后更加漫長的生涯,不妨向林丹取取經。
Jonathon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