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倫敦奧運會開始以來,從未有過的情景——在比賽過去一天之后,劉翔受傷退賽依然是所有人最關心的熱題,而沒人關心梅里特是不是拿了110米欄金牌,也沒人關心羅伯斯是怎么受傷的。
在2008年,21歲的古巴小將羅伯斯在捷克俄斯特拉發田徑大獎賽男子110米欄的比賽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劉翔2年前創造的12秒88原世界紀錄時,他叱咤一時,紅遍全球,到現在他依然是這個世界紀錄的保持者。而如今用同病相憐來形容羅伯斯和劉翔,再恰當不過。
羅伯斯的在倫敦奧運決賽的110米欄中的命運與劉翔相似。羅伯斯在起跑領先的情況下,中途右腿拉傷,未能完成比賽,只能看著金牌旁落梅里特。其實在決賽開始前,外界就普遍更加看好梅里特能夠擊敗羅伯斯,美國人最近的狀態明顯好過古巴名將。不過決賽一開槍,占據優勢的還是衛冕冠軍。不過到第四個欄,更加年輕的梅里特已經超了上來。羅伯斯拼命加速,可是跨過第六個欄的時候,他的右腿突然拉傷,無法繼續堅持比賽,在第七個欄前停了下來。
賽后,羅伯斯一臉落寞的坐在地上,痛苦的捂著受傷的右腿,看著梅里特在終點處肆意慶祝。這一刻,他的命運跟劉翔走到了一起,傷病又一次在奧運會上擊敗了110米欄的衛冕冠軍。
兩代奧運會霸主,都曾刷新過世界紀錄,卻都在奧運會舞臺上臨陣受傷。2004年雅典劉翔奪冠,2008年因傷退賽;2008年北京羅伯斯奪冠,2012年因傷未能完賽。這二人都是年少成名,奧運冠軍加身,卻在隨后幾年里遭遇了傷病折磨,難以重現巔峰,又都堅持站到奧運舞臺上,以悲情方式結局。傷病永遠是偉大運動員們無法避開的噩夢,太多人毀于這個天敵。而110米欄又是尤其容易受傷的項目,劉翔和羅伯斯最終都沒能幸運的躲過傷病。
對于羅伯斯和劉翔來說,運動是至愛,是成就,同時也為此付出了身體的沉重代價,也終有一天會走下神壇。這不僅是他們人生精彩與悲哀的地方,也是所有成名的奧運冠軍必經的道路,能收獲多少成功,就要負擔多少痛楚,而無論成功還是平凡,永遠用運動的激情和不言敗的精神把人生這條長長的路走下去,就一定都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