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澳大利亞人Anthony Waterlow因為相信自己成為了一部劇中的主角,而他的父親和姐姐就是協(xié)助拍攝者,全世界都在看他主演的這場戲,而戲的內容則是要將他本人謀殺或者是本人自殺。當處于極度恐懼中的Anthony Waterlow狂躁不安時,沒有人意識到他內心的“獨角戲”,于是處于“自衛(wèi)”他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和姐姐。
曾經有一位男士在紐約的一座政府大樓前要求覲見導演,原因是他還堅信世貿大廈的襲擊只是他主演的這部真人秀里的一個假故事。他來到曼哈頓就是要看看雙子塔是否還真的矗立著,如果不是,那么他當真成為了想象中的“大明星”了。
“楚門癥”的病人很恐慌,幻想成為大明星又害怕現狀
德國女孩琳達在35歲那年突然離家出走,留下的信件表明,她懷疑自己的生活被人監(jiān)控,是一群外星人正在它們的星球看著琳達的“真人秀”,她害怕洗澡、上廁所和睡覺的時候,她甚至連續(xù)2年因怕被“直播”而不敢洗澡。最終她決定要“逃離星球”,盡管她相信自己已經是那個外星球上人人皆知的明星了,但她仍然不愿意這樣“曝光”,幾天之后,警察在一個水溝里發(fā)現了琳達的尸體,她選擇了自殺。
法國某企業(yè)高管里昂是一個高大強壯的男士,可他卻殺死了家附近百公里內的幾乎所有貓狗,在接受審問調查時,他說那些貓狗實際上隨身都攜帶了攝像頭,它們穿梭于大街小巷,就是為了拍攝他的行蹤,他曾懷疑這不是真的,但每一只路過他身邊的貓狗都讓會盯著他看很久才離去,他相信一定有導演在遙控這些貓狗的行動,而其他人都在欣賞他的“真人秀表演”。
案例很奇特,在調查所有此類“真人秀”案例中,想法和行為奇形怪狀,但卻都有一個相同的元素,他們的生活里都有和電影《楚門的世界》相關的記憶。好萊塢電影《楚門世界》中,主人公楚門·伯班克一直過著快樂而平靜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發(fā)現朋友和家人都是職業(yè)演員,他所生活的海邊小鎮(zhèn)實際上是一座巨大的攝影棚,自己全部的生活都在電視上播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受到這部影片的影響,人們的思維開始怪異起來,“楚門臆想癥”這個名詞也隨之而來。
“真人秀”有吸引力卻不能接受像楚門那樣生活,內心掙扎容易導致犯罪
“偷拍”、“娛樂”、“嘲笑”、“謊言”讓人們變得緊張,以上幾位案例中的主人公幾乎都是事業(yè)有成,擁有智慧和金錢,因此他們更加敏感,萬一這一切都是騙局,萬一所有的努力只是作秀,萬一成功明天就演繹成失敗,一個針孔攝像機成為他們生活中最最恐懼的物件。
感嘆一聲,電影無罪。楚門的世界很可悲,他無奈成就這一切,而這些“病人”想而又怕的心態(tài)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