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的最佳男演員獎都頒給了基于真人事實的熒幕角色。比如科林·弗斯在《國王的演講》中扮演的喬治六士;西恩·潘扮演的哈維·米爾克;弗雷斯特·惠特克在《末代獨裁》中扮演的烏干達獨裁者阿明。還有本屆奧斯卡典禮上《林肯》的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
真人真事、政治家,這樣的角色怎能不贏
而女演員憑借此招封后的概率也相當之高,有13%。《玫瑰人生》中的扮演傳奇女歌手琵雅芙的法國女星馬里昂·歌莉婭;《女王》中扮演伊麗莎白二世的海倫·米倫;《一往無前》中扮演歌手強·卡特的瑞茜·威瑟斯彭。
事實上,評委有時候很難區(qū)分演員表演的差異,如果他們扮演的是現(xiàn)實中的人,這將更容易做出判斷,如果演員為了角色增肥、毀容那就更完美了,好萊塢最愛那些敢于自毀形象的演員。
《欲海情魔》讓評委們對女性變堅強的題材非常有興趣
同樣,扮演身殘志堅或者心理缺陷的角色更受人追捧。最佳男主角中17%的獎項都給了此類角色扮演者。很多優(yōu)秀的演員會因為自己的真實情況與角色的差距而沉溺其中。丹尼爾·戴·劉易斯在《我的左腳》中扮演腦癱的愛爾蘭作家克里斯蒂,拍攝間隙的休息時間他都拒絕離開輪椅,一直堅持體會角色。
演員會因為角色所作出的充分準備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但一些助殘運動者并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讓殘疾人來飾演角色會更加完美。
本金斯利在《甘地》中扮演的角色糾結掙扎痛苦,卻讓評委很買賬
23%的最佳女演員憑借扮演單身母親或者寡婦而上位。《欲海情魔》中的瓊·克勞馥;《永不妥協(xié)》中的大嘴美女茱莉亞·羅伯茨。12%的最佳女演員因為扮演妓女或者情婦而封后。雖然社會希望男人堅強勇猛,女人纖巧脆弱,但這個情況在發(fā)生變化,女強人已經(jīng)越來越多了,所以評委們更加青睞女人中的強者。
12%的最佳男女演員憑借和娛樂沾邊的角色問鼎,而且這個趨勢還在繼續(xù)。高達13%的奧斯卡得主扮演了政客、領導者或者皇室成員,這股潮流從奧斯卡獎的初期就一直存在。另外,17%的最佳男演員憑借扮演酒鬼獲獎,相當于總數(shù)的六分之一。皇室和政客是票房的保證,酗酒和吸毒兩大題材與好萊塢的生活緊密相連,當然也會與奧斯卡提名密不可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