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涩涩涩/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日韩欧美小视频/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專欄

人類的孤獨地球

哪怕是蚊子這種每個人都恨不得它立即消失的生物,一旦它真的被人類消滅,后果可能是個悲劇。

木木2011.08.03

在BBC的一個科學節目中,主持人問生物學家:由于人類的活動,此刻地球上物種滅絕速度驚人,請問人類如何應對這一困境?生物學家說:人類會生存下去,唯一區別是我們周圍的生物種類將越來越少,我們得孤獨地生活在這個星球上。

科 幻作家菲利普·迪克在他的名作《機器人會夢到電子羊嗎》中設想過生物大滅絕后人類的生存狀態,按照他的設想,地球失去貓狗雞牛羊豬,連烏鴉在整個星球也只剩 下寶貴的九只之后,人類生活受到的最大影響將是:擁有一只活動物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征,當你富有的鄰居養一匹馬的時候,如果你不努力工作奮發圖強,就只買得起一只高仿真的電子綿羊,遭人鄙視。

科幻作家的討厭之處在于他們對未來的設想總愛那么簡單粗暴,全然不考慮我們脆弱的心靈能否接受。事實上在比我們心靈更脆弱的生態系統中,不用設想大規模物種滅絕這么可怕的事,哪怕一個單一物種的滅絕,都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這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甚至威脅它的運轉,在生物學家看來,大規模物種滅絕,將起到類似“重啟鍵”的作用,地球的面貌從此截然不同。



那么大規模生物滅絕離我們有多遠?根據生物多樣性專家的意見,就在此刻。人類活動的影響日益擴大,從獵殺到房地產開發、從不斷排放污染物到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正在讓我們進入地球歷史上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時代”。地質學家提出,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的影響使得一萬年前開始的第四紀最后一個年代“全新世”至此結束,從此我們將進入嶄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人類世”的特征是:地球溫度和海洋化學成分發生巨大變化;生物變化,包括植物開花時間變化、鳥類遷徙模式的變化、海洋中支撐起整個海洋食物鏈的微生物的消亡等。

事實上,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但一切看上去還不錯,就像《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說的:生命有它自己的路。在舊的物種滅絕后,總有新的物種進化出來,物種滅絕是自然界進化的一部分,而自然界顯然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問題在于人類主導的“第六次大滅絕”是不同的,生物學家們認為當前的生物滅絕率已經是“背景滅絕率”的100~1000倍,并且在未來20年可能達到10000 倍,自恐龍滅絕之后第一次,人類使得物種滅絕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自然界物種進化的速度。BBC上科學家判定的人類日趨孤獨的命運,似乎不可避免。
不幸的是沒多少人關心未來人類的命運。根據一項持續40年的研究,在生物多樣性研究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英國,過去20年,蝴蝶中有70%的品種其數量日趨減 少,28%的植物和54%的鳥類數量持續減少。但事實上我們有幾個人會關心我們小時候見過的那些花花草草小蟲小鳥,如今已經永遠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了?咱們 的態度是:與其擔心100年后我們養不起一只活烏鴉來表明自己的有錢人身份,還是這會子努力工作奮發圖強在二環以內買間房炫耀一下來得實在。

生態系統是一個復雜工程,而簡單地說,一個單一物種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有兩種:供應或消費,物種通過供應或消費改變自然資源。《自然》雜志曾經登過一篇有趣的文章《我們消滅蚊子后世界將變成怎樣》,科學家認為,哪怕是蚊子這種每個人都恨不得它立即消失的生物,一旦它真的被人類消滅,后果可能是個悲劇:某些動物因此失去食 物,某些植物失去授粉者無法繁殖,物種的消失在自然界留下它的“生態傷疤”。

北極苔原是很多蚊子的家,它們在這里產卵、孵化,在繁殖季節,從北加拿大到俄羅斯,大量的蚊子甚至可以形成厚厚一層蚊云。蚊子的消失對北極苔原的生態將造成巨大影響,候鳥因為失去食物,數量將減少50%;另一方面,蚊子每天從每只北美馴鹿的身上吸300毫升血,為了避開蚊子,馴鹿選擇迎風的行進路線,這些消費者的消失將使得馴鹿不再需要這么做,大量的馴鹿不再沿著北極峽谷遷徙、不再吃沿途的青苔、不再改變土壤養分、不再給沿路野狼提供食物,漸漸地,北極的生態環境將有深遠改變。

還有比這更壞的情形。有一種搖蚊咬人、傳播病毒,每個人都希望消滅它,可它是熱帶植物例如可可樹的主要授粉者,“我們可以消滅它,”科學家語重心長地說,“但是這將導致一個沒有巧克力的世界。”
沒有巧克力的世界已經可怕得令人難以想像了,然而科學家還不放過我們。他們最后得出結論,世界失去蚊子后,最主要的生態后果將是人口的增加。看到這里,你真的很難判斷——一個沒有蚊子的世界是不是真的那么美好,值得擁有。
?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