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去世十周年紀念日將近,可以想到,一場大規模的紀念即將開始。
現在,人們已經認為,造成他意外離世的原因,是抑郁癥。但他并沒在一開始就獲得抑郁癥的庇護,他的死,和所有深受愛戴的名人之死一樣,從事發到被人接受,分為好幾個心理階段,這幾個階段,和臨床醫學上,病人對疾病的心理反應非常接近,一是焦慮與震驚;二是否認和懷疑;三是負面心理感受,包括羞辱和罪惡感、卑微和孤獨感、抑郁和恐懼;第四,才是適應和接受。
他去世之后,震驚期一過,各種可怖的傳言不斷出現,黑幫陰謀、演藝圈糾葛、拍《異度空間》導致鬼上身,都被當作他死亡的推手,甚至有人通過各種報道的細節,尤其是他去世當天的行跡進行推理,認為他是被謀殺的。自殺得到承認,是許久之后的事,對自殺原因的推測,一度也是負面的,比如投資拍電影,資金卻沒到位,還有各種感情原因。直到霧霾散盡,人們開始定下心來懷念,抑郁癥才慢慢浮出水面,并逐漸成為通認的原因。
宣稱自己患有抑郁癥或其他精神科疾病的明星挺多,幾乎可以將娛樂圈一網打盡,藍潔瑛、王祖賢、何耀珊、王杰、周華健、鄭秀文、張敬軒、徐熙媛、馬景濤、崔永元,甚至憨豆先生、金·凱瑞,都曾與精神上的疾患抗爭。有機構經過調查后披露,有九成香港明星不同程度地飽受著抑郁癥的侵擾。對病因的解釋,也都如出一轍,多半是因為工作壓力,然后是感情問題,和半夜打熱線傾訴的人經常提到的幾大困擾沒什么兩樣。
但很少有明星出面告訴公眾,自己患有其他肉身的疾病。因為,正如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所說:“疾病被當作修辭手法或者隱喻加以使用”,疾病會損害他們的形象,哪怕那是來自外界的傷害,上世紀70年代的武俠女神施思的銀幕形象被降級,原因之一是她在拍打戲時受傷,胡慧中的銀幕生涯,差點兒因為拍《獵魔群英》時的嚴重燒傷而終止。即便他們身體恢復,“被傷害”也會成為一個隱喻,附著在他們身上,所以,俞灝明和Selina的傷后復出,會被反復測試。
有兩種病,一種可以言說,一種必須被隱藏。在肺結核能夠被治愈前,肺結核就是那種可以被言說的疾病,因為許多藝術家患上這種病,它一度被“與年輕、純潔、熱情、憂傷和才華聯系起來”。而抑郁癥,因其來歷不明、病因神秘,沒有肌體表現,不會紅腫潰爛,最終當選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肺結核,可以被言說,被人和敏感有才華掛鉤(請聯想網友“走飯”去世后,人們對她微博文字的贊美),甚至成為凄美象征,成為這個一切都大白于天下的世界上,某個黑匣子里的神秘幽靈,帶著涼涼的霧氣。
于是,在患有抑郁癥和被人們承認患有抑郁癥之間,都出現了一道鴻溝,那些風評不好的明星,即便宣稱自己患有抑郁癥,也會被無情否決,并得到無情譏諷,他們會被偷拍到去看婦科、男科,抑郁癥幾乎成為一種需要爭取才能得到的獎勵。
張國榮去世后,那近乎漫長的、懸而未決的爭議期,那遲遲沒有到來的抑郁癥判定,就是人們的觀察期,最終,塵埃落定,贊美的力量大過詆毀的力量,懷念戰勝了無情,他留下的影像覆蓋了那些瑣屑的傳聞,他最終被獻上了抑郁癥的花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