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第一代Android在谷歌的懷抱中誕生了。Android是一種基于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使用于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早在2007年11月,谷歌與84家硬件制造商、軟件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建開放手機聯盟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隨后谷歌以Apache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第一代的Android帶有完整的應用商店,具備谷歌地圖、Gmail等谷歌獨家應用。不到三年, Android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便超過了塞班系統,成為全球第一。自一代Android發布以來,五年來其變身數次,只為帶給用戶最甜蜜的體驗。
2009年4月,Android 1.5版本發布。新版本添加了Widgets桌面,支持虛擬鍵盤,支持兼容性更好的瀏覽器。同時官方發布的1.5版本也在HTC當時的旗艦機型G2上進行了首秀。
時間過去未到半年,同年9月,谷歌再次升級Android系統,Android再次甜蜜變身Donut。新升級的Android主要變化為支持快速分享功能,強化搜索功能,安卓應用商店也得到了升級。搭載Donut的HTC G3 Hero也迅速躥紅智能手機市場,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機型之一。
不甘于Android 1.6的小成功,時隔僅僅一個月,谷歌又迅速出擊,促成了Android的第三次變身。這一次的變化無疑是更為成功的。從Android2.0到2.1,更多的智能手機開始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Android新增的支持多用戶及優化的硬件操作,是當時諸多智能手機上的閃光點。2010年初,谷歌憑借著Android的給力變身,也擁有了第一款自有品牌手機Nexus One。
2010年這一年,Android的甜蜜成長我們有目共睹。Android 2.2經典版本的誕生,讓我們看到了谷歌的自信與成熟。新的Froyo開始支持Adobe Flash 10.1,能夠通過3G信道提供互聯網的接入服務。谷歌與HTC的合作與支持,使得配有Android 2.2的HTC Desire HD,在智能手機市場上大紅大紫。
毫無疑問,谷歌旨在做全球最好的智能操作平臺。2010年的年末,Android再一次升級了2.3版本,成功變身姜餅小人。谷歌的二代Nexus S手機也在年末發出。首次支持NFC功能的Android 2.3,為用戶帶來了更加甜蜜的體驗。
2011年2月2日,Android 3.0版本攜摩托羅拉XOOM平板發布。Honeycomb的甜蜜注定與其他的甜味享受不同——Android 3.0是專為平板電腦的優化所做的。全新設計的UI界面支持大屏高分辨率,加入的一系列優化功能,也為日后谷歌推出自有品牌的平板電腦奠定了硬件支持。
2011年中,Android完成了兩次甜蜜變身,10月在香港舉行的Android 4.0發布會上,我們見到了三星Galaxy Nexus的身影。新的Android 4.0優化了多任務處理功能,操作界面更加人性化,并添加了面部解鎖和截屏功能,新的應用商店也合并了平板與手機的APP。4.0版本的Android重在改善系統的流暢性。
2012年6月,歷經半年多的考驗后,谷歌在2012年的I/O大會上正式發布了Android 4.1系統,同樣為我們帶來的驚喜是,第一臺內置Chrome瀏覽器的Android設備——Nexus 7正式亮相。Android 4.1突出的特點為支持離線語音輸入、英文聯想輸入,此外Android 4.1在為盲人用戶提供的輔助功能、拍照功能等方面也有提升。
從4.1到4.2,僅僅用了四個月。此次變身依然為軟糖豆,可以看出,4.2版本的Android僅是在4.1的基礎上進行了微改。值得一提的是,借著發布改進版的軟糖豆,谷歌四子Nexus 4正式登場,成為谷歌目前為止最賣座的手機機型。今年的I/O大會Android并沒有再一次變身,下一次的Android是否會更好?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