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社交網絡整合到手機系統中成為首層操作邏輯要素的想法其實并無可厚非,HTC在這一點上也與Facebook成功結合推出了深度定制的Facebook社交手機——HTC First。然而不幸的是,在2013年4月上市之后,它的銷量極為慘淡,僅僅幾個月后便宣告失敗。
iPhone 5的就設計而言著實是一款遙遙領先于同類手機的精品,無奈的是Apple在2013年一次性推出了iPhone 5S和iPhone 5C兩款手機,其中更是以iPhone 5C作為iPhone 5的替代品,于是便締造了Apple史上最短命的旗艦機款。
在iTunes成為流行之前,Winamp一直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音頻播放器,它的存在伴隨了整整一代人。在品質方面,Winamp不僅音質十分出色,眾多插件也令其具有極強的可拓展性。不過由于其開發公司Nullsoft被美國在線收購,在今年正式終止了開發,Winamp便從此成為歷史了。
2011年,Turntable.fm誕生,這是一款備受歡迎的互聯網電臺軟件,曾經為大家帶去了眾多美好的音樂與分享,它兼容性極強同時也非常節約資源。不幸的是從2013年11月起,經營不善的Turntable.fm正式關閉。
2013年6月,微軟重啟MySpace社交服務項目,盡管它看上去象征意義更大于實際意義,不過仍然受到微軟重視,請來了Justin Timberlake等大牌明星助陣。然而MySpace重新上線也意味著之前版本的MySpace頁面被正式停用,你所有的好友信息、照片以及留言簿內容都不復存在。
2013年7月,Yahoo!正式宣布關閉AltaVista.com,這意味著這個歷史悠久的老牌Web 1.0時代的搜索門戶正式卸下使命,退出歷史舞臺。
人盡皆知的“棱鏡門”導致美國對個人信息的控制欲進一步加強,甚至曾經要求Lavabit交出所有用戶數據。但為了堅守自己的企業理念,Lavabit并沒有對權勢妥協而是選擇在2013年8月正式自我關閉,盡可能保證了用戶隱私。而Silent Circle也緊隨其后選擇了主動關閉。
為了對抗PayPal的在線支付業務,Google在2006年推出了自己的在線支付服務Google Checkout。雖然在整體功能整合性上并不亞于PayPal,但Google Checkout一直未能受到市場重視,終于Google在今年5月決定停止這一項目并將其核心功能整合進了Google Play中。
提到RSS閱讀器幾乎沒有人不知道Google Reader服務,而就在今年3月,Google公司宣布將停止世界上最流行的RSS閱讀器Google Reader服務,Google給出的理由是“缺乏盈利能力”。雖然在RSS領域仍然有著很多遠勝于Google Reader的軟件,但Google Reader的消失在心里層面還是給用戶留下了深深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