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三年多時光,提起《GQ Style》這個人見人愛的“親生子”,時裝總監崔丹仍有說不完的故事。一直以來,他對藝術、自我但絕不“try too hard”的時裝氣質尤其中意,“我們想要玩得更透——先要有自己深深的體會,再轉變成屬于自己的東西,不管背后故事有多深刻,看上去都要放松,不費勁。”他這樣說。這種看似隨意卻又只此一家的獨特思路,也許便是《GQ Style》一直以來讓時裝迷欲罷不能的魔力。
在這個采訪里我們聊了以往,也談了現在——既有崔丹與攝影師、模特的淵源,也有這期大片拍攝的幕后故事、封面男郎的選取。在十月中拿到以《Addiction迷戀》為主題的《GQ Style》前,先在這兒聽聽“生父”崔丹對它不可多得的親述吧!

采訪 / 編輯:George Lee ?撰文:Xiaobin Benjamin He?
GQ:首先,簡單講講《GQ Style》與《智族GQ》的不同之處?
Dan:《GQ Style》汲取了《GQ智族》一部分的時裝內容,但是放大它們、轉化成另一種態度去傳遞給讀者,玩得更放肆。從開始到現在快十期了,一路走下來我覺得它應該能夠算是中國這個行業里面領頭的一個摸索吧。一開始該怎么做這本刊其實我也沒想太多,不過高層給了很大的空間——只要是在行業內認可、受讀者歡迎,就ok。而對我自己來說,《GQ Style》更像是一分時裝自留地,我最自豪的莫過于它在行業里贏的掌聲。當大家還在玩微博的時候,很多同行都轉發支持,甚至一個攝影師的作品發出來之后,另一個攝影師去轉,這個現象還是挺不得了的。
?
GQ:收獲了那么多支持和掌聲,你對《GQ Style》的讀者們有怎樣的感情?
Dan:一路走來有很多讀者讓我真心地感動。他們有些會去逐字逐句地品味其中的內容,有的還特地跑去其他城市買,把《GQ Style》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兩本刊去等待。做媒體行業這么久,多少還是有一些使命感,在中國這些主流雜志中,有這么忠實的讀者每一期都死心塌地地追隨你,真的很難得。
?
GQ:你怎么看待不同的聲音?
Dan:我會去認真聆聽和討論,總之就是就是好的想法我一定會吸取。其實現在大環境你也知道,雜志行業不斷受到其他各種媒體形式的沖擊,但還能花這么大精力去做這本刊我已經覺得慶幸,因為比較純粹的、概念化的、不受太多利益驅使的雜志在現在已經非常少了。
?
GQ:這些年在創作中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兒嗎?
Dan:故事可太多了,酸甜苦辣各來一份。在過去幾年里我們推了幾個新的面孔,因為我自己對模特方面還算是有sense吧——包括我和劉雯的淵源,到后來的郝允翔、王銳、呂丕強,再到現在的金大川,這里面都有我們的助力。從推出我們自己的中國新面孔,到現在他們在行業里取得不錯的成績,我覺得讓人尤其欣慰。
可以說,每個人都很想和《GQ Style》合作,但我始終覺得一個團隊真正的成長還是在于自己本土文化的成長,所以一直以來我選擇中國攝影師多于外國攝影師——當中一些是和我一起成長過來的,有些是我培養起來的。比如說除了其中兩期外一直與我們合作封面故事的梅遠貴,他的生活積累和對藝術行業的見解十分到位,與他的合作總會碰撞出來很多東西。還有把關People欄目的李奇,這個集合了各行各業、高矮胖瘦美丑的設定,讓最后的成品很有沖擊感。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合作攝影師,他們都是中國時尚界的中堅力量和將來,我一直希望能把他們身上獨有的東西放到《GQ Style》里發光發熱,讓雜志和這些朋友們一起成長。我非常感激一路上有他們。
?
GQ:在本期《GQ Style》里不可錯過的看點有哪些?
Dan:從視覺上看,這期的時裝片很有意思,不同類型、不同結構的時裝片更多了。讓我尤其感觸的是這里面的隨意性,譬如說在倫敦,本來是一套片子的策劃分身成了兩組,于是在同一時間、幾乎同一場景里兩個主題的片子一張一張交替地誕生了。我當時很佩服攝影師梅遠貴的操控力,對拍片無數的我來說對這個經歷也非常難忘。
還有在巴黎拍攝的一組片子里,一開始我們打算在校園里拍mod風格,但最后我們找來了12歲左右的小孩來穿時裝,是對mod主題一個很好玩的嘗試。還有一直以來讓素人驚艷出鏡的People欄目,這一次我們希望它的紀實感更強一點。靈感來源我很喜歡的德國攝影師Wolfgang Tillmans對攝影“當下性”的注重,我們拍了一些有著各種不同癖好的人——他們中有養毒物的,有每天都cosplay的,有性癮的,有熱愛極限運動的等等,其實人的癖好往往反映了社會和文化形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讀懂“癖好”這玩意兒。另一個有意思的合作來自非常能代表當下年輕人態度的任航和上官喆,任航給我印象很深——在拍攝當中,他不打燈,不帶助理,拿個傻瓜相機就拍,而且他的照片從來不做后期處理,所以在拍攝過程中對細節非常在意,而他對時裝的重新演繹也很是令我刮目相看。
此外,這次我們還對時尚圈大事件——J.W.Anderson與Loewe的牽手做了一個深入的解讀,還邀請了黃偉文采訪Haider Ackermann,深度討論了時尚、生活方式和態度。可以說,從視覺到專題,這期的《GQ Style》都不會讓喜歡時裝的人失望。
?
GQ:每期《GQ Style》的cover boy都是圈中的話題人物,那最后我們來聊聊本期這個幸運的他吧。
Dan:這次的他是一個新人!最初見到Arran Turton-Phillips是在Xander Zhou的秀上,他是一個很典型的英國小男孩,個子不算是標準的模特身材,但長得非常有意思——他的老板覺得他長得很像Kate Moss,所以叫他“小Kate”。 第一次見面時他穿了一件白色T-shirt、黑色緊身牛仔褲和Saint Laurent的靴子,時髦氣質讓我很是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