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接近尾聲,翻看過去這一年,堪稱是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戲”:網紅體質已經勢不可擋地從個人蔓延到品牌,共享經濟一次次站上風口,社交網絡不再滿足于圖文的互動而轉向短視頻的戰場,各行各業好像越來越不需要人了---支付可以移動,貨架變成了智能……
前進和演變的節奏太快了。從中也不難看出,商業作為社會生活的主要驅動因子,更是加速革新的表率。
以阿里巴巴旗下的B2B電商平臺1688為例。這個穩居國內首位的線上采購與批發平臺,敏銳地察覺到從零售端和供給側為整個商業鏈路所有環節帶來的變化;察覺到企業客戶對電子商務、對信息化的意識在不斷提高,而且訴求越來越多元化。率先推出了包括商家成長體系、交易支付體系等在內的八大矩陣,以此打響了從交易平臺向營銷平臺升級的全面戰役,并成為打造數字商業基礎設施的排頭兵。
同時,在今年11月舉行的“商潮云啟”大會上,1688啟動首個屬于中國商人自己的節日---商人節,時間定在每年雙12節日結束之后的一周。節日旨在為雙十一、雙十二的幕后英雄,以及全國各式各樣的中小企業搭建展示其企業實力的舞臺,引起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注。
這期話題,我們就把視角落在了“商人”這個廣泛而特殊的群體。在“無時不新,無人不商”的當下,試圖用“時尚”二字,找到破譯他們的密碼。
穿衣造型這種事十分日常,但少有人敢怠慢。古時穿衣,依據社會等級辨認,體現尊卑有序;伴隨社會沿革,書中得出結論:氣候環境、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等,都會影響到一個人對服飾的選擇。到如今,造型裝備的功能更夸張,一件衣服基本就是行走的靈魂,是圈層的象征,表達著你的態度和意識------黑裙代表經典,寬毛衣象征異見,針織與粗麻是經濟與環保,手帕與襟扣是紳士和優雅……
中國互聯網歷經三十年的發展,伴隨各行各業的應用,如今到了全面爆發的收割期。同時,思想上進一步的自由和自我,從網上獲取信息、資源、生產資料、交易信息等成本的持續降低,這些都在不斷激發商人們的自我要求和覺醒意識。他們關心利潤,也關注價值;他們著手當下,也心系未來;他們質造精益求精的產品,也打造完美出挑的自己。
這組照片,我們選擇了電影中常見的手法—“穿幫”來拍攝。
真實的商業世界復雜而多變,多是戲中戲,境中景。在商海中浮浮沉沉的生意人,無畏地面對各種各樣不可預知的情勢。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守誠存一的商業本質是不變的。伴隨數字化商業時代的全面來臨,我們必須用互聯網的不確定性去擁抱商業的確定性。正如阿里巴巴集團B2B事業群總裁戴珊女士所說,“未來,技術創新是商業創新的原動力。分享,是企業變革中必須走的一條路”。
保持開放的心態,面對不同的挑戰。
商人,不僅僅是發號施令的老板、懂得算賬的生意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勤懇敬業,有著無窮的創造力,無比寶貴的自驅力,以及為生民立命的使命感。攻營扎寨,他們有力量;眼望前路,他們也孤獨。
愿商道之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與你同行。
拍攝進行了整整十個小時,這些被冠以“CEO”光環的80后、90后,行業不同卻志趣相投,在拍攝間隙不忘調侃,甚至有模有樣地馬上談起了合作。他們的故事經歷不盡豐富,有的是二代標簽,有的是逆襲成功,還有的是傳統行業升級創新……他們吸取上一輩經商者的經驗卻不受傳統商業模式的束縛,銳意進取,勇謀兼具,將1688這樣一個不斷突破和升級的平臺作為自己的合作伙伴和穩固后方,發展出屬于自己的道路。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新商業時代到來的一種必然,這種必然里,雖然有未知,也有希望、驚喜,有隱約可見即將到來的突破和成就。
生意于他們,不止是交易,更是生活的意義。他們的興趣愛好、審美情趣,都有著各自商業故事的投射。真正做到:有型有款、志趣不凡。
凱文凱利在《失控》中這樣說過:要成長為新的物種,就要經歷所有你不會再扮演的角色。在這樣一個冬日午后,六位中國商人嘗試了多變的造型,分享了動人的故事,畫面背后是欲說還休的成長。這些經歷,正是成為“新物種”的起點。時尚,說到底,是關乎人情和時代的東西,他們的表現,沒有讓我們失望。
對于商業數字化道路的探索仍然在延續,商業的終局還在不斷演繹和進化,請回答1688。
我想,從這次拍攝的照片中,你應該已經找到了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