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 Jeffery at MAN
作為一個培養了無數設計師新血的平臺,MAN的秀場永遠那么的熱鬧。正當紅的Charles Jeffrey則保持了他一貫的戲劇化本色,至于實穿,Hello, it is London!
Wang Feng Chen at MAN
國內設計師新秀Feng Chen Wang的第二次亮相依舊值得我們矚目,更豐富的面料以及有別于前幾季一慣的寬大廓形,可以看得出設計師也在嘗試新的方向。
Xander Zhou
Xander Zhou本次主題依然是關于成長,秀場上的音樂只是簡單的水流聲,當第一個模特走出時,觀眾們甚至以為發生了什么事故。那些短小的上衣,對比寬大的外套,即使男孩們打著前短后長的領帶,故意不合規矩的樣子,不禁讓人毫無顧忌的審視這些新生代。
Phoebe English
衣服的“實用性”以及“結構性”是Phoebe English設計精神的中心,它包含了對設計本質的思潮以及對于紡織品的極度關注。?而Phoebe English最關注的是面料的質感,?Phoebe認為,衣服不該只是一個裝飾品,應關注到功能和實穿性,這則為倫敦的年輕設計帶來了新的維度。
Nigel Cabourn
作為一個專注于“戶外服裝”的品牌,此次Nigel Caburn為工裝風帶來了新解析,他將工裝風變得具有Vintage,并將布料與細節發揮到極致。
Craig Green
Craig Green依舊在他自己的審美體系里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在穩固品牌形象的基礎上,每次往前走一步的策略在當下不失為一個成功的決策。
周邊:
資深時裝編輯德德在秀場里捕捉到了這一幕:“直播也產業化了,讓我想起一個人舉幾十個麥標的畫面。不知道一個人舉幾十個iPhone對著你的時候,你在想什么。”
當然,秀場外也依舊是GQ的主場。
倫敦男裝周國際大使胡兵與英國版《GQ》主編Dylan Jones
作為倫敦男裝周國際大使的胡兵也與我們分享了今天他的看秀體驗。特別是在Xander Zhou的秀后,他表示:“對于設計師來說,從概念中能演變出好的成衣才是最大的挑戰。設計師的裁剪和面料的都很重要,但是很多功力不夠的設計師會選擇安全性高保守的面料,不會勇于冒風險。每次從設計上都能看到Xander在不停地跨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