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浴》

《天浴》是1998年陳沖導演的一部文革題材的文藝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由李小璐、洛桑群培主演。文革晚期的上海女孩文秀,被選中下鄉,跟隨藏民老金學習牧馬,文秀為了返回城市被騙失去了貞潔,多次出賣自己的身體卻并未獲得回城機會,最后被愛著她的老金開槍打死并合葬。
整部影片基調沉重壓抑,年僅17歲的李小璐與整部影片的黑暗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性的丑惡和時代的荒謬在影片中被大膽地揭露,原著則更讓人感受到血淋淋的現實,看到那個野獸年代的蠻荒與不堪。
該片獲得第3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還被時代周刊雜志選入年度全球十大佳片,年輕的李小璐也獲得金馬獎影后。由于非法拍攝、非法到外地參展,陳沖被禁三年不準拍戲,電影也被禁止在中國內地上映。
《美姐》

由郝杰執導,葉蘭、馮四、葛夏、馮云、李玉琴等人主演的影片。講述了一個男人和母女四人的情感糾葛的故事,男主角鐵蛋在四個女人間艱難的抉擇,面對現實生活的殘酷,鐵蛋的內心一直無法忘懷與美姐大女兒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將隱藏在內心依舊的愛表達出來。這部電影被贊譽為中國版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據說男人在兒時都曾有過兩個夢想:一個是擁吻美麗的鄰家姐姐,一個是邊走邊唱浪跡遠方,《美姐》把黃土地上的男人對這兩個夢想的執著表達的生猛而徹底,將中國民族情感的變化真實的呈現在了觀眾面前。影片結尾耐人尋味,浪跡天涯的鐵蛋回到自己并不愛的女人身邊,共同承擔起一個男人應盡的責任,這其實是中國當代大多數普通大眾真實的生活寫照,讓人唏噓,讓人思索。正如導演郝杰所述,“太多的人對我們的現實緊閉雙眼,太多的電影跟我們的生命感受無關,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得找到我自己。”不少看過影片的影迷發出這樣的贊嘆:“影片撕去了我們最后一件虛偽的遮羞布,讓自己從未有過的清醒。”
《美姐》獲得第49屆金馬獎亞洲影評人聯盟獎,第7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提名。
《紅高粱》

張藝謀導演,姜文、鞏俐主演的電影,改編自莫言同名小說。影片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展現了余占鰲和九兒大膽壯烈的愛情和敢愛敢恨的一生。日軍侵犯,虐殺村民,九兒在村民英勇反抗的過程中被殺,憤怒的余占鰲帶領村民沖向日本鬼子。
莫言的小說一直帶有濃烈的民族風格,展現鄉土人情,也對人性進行大幅度的暴露。《紅高粱》經過改編保留了人物豪邁灑脫的性格和熾烈的愛情與欲望,減少了血腥暴力鏡頭的展現。影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展現了中華民族不一樣的民族性格和生存方式,與中國電影一貫的沉重哀傷風格不同,展現了鮮艷的“高粱紅”和中國農民豪邁樂觀的面貌。對于人性與欲望的濃墨重彩的展示也是影片最大看點之一。
1988年《紅高粱》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太陽照常升起》

這是姜文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魔幻現實主義文藝片,由周韻、房祖名、陳沖、黃秋生等人主演。故事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姜文飾演的唐雨林辜負了年輕時的“瘋媽”,與林大夫偷情,兩人一起逼死了無辜的梁老師。他找到了自己的真愛,但老婆卻和“瘋媽”的兒子小隊長偷情,最后他開槍打死了小隊長。
影片帶有濃郁的姜文個人風格,整個故事分為四部分展開,打破了正常的時空敘事順序。電影中充滿了大量的隱喻象征和心理符號,以及各種看似荒誕實則暗藏玄機的臺詞,因而很多人并沒有看懂整部影片在表達什么主題,也有了各種各樣的解讀,留下了很多關于人物關系的猜測。這部電影非常值得細細去研究琢磨影片中的細節,但解讀影片的過程反而比影片所揭露的主題受到了更多關注,也許這也是姜文過分炫技所帶來的副作用。
這部影片獲得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獲得第44屆金馬獎最佳剪輯和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特別關注獎。
《斗牛》

《斗牛》是由管虎執導,黃渤、閆妮等主演的黑色喜劇電影。該片講述了抗戰時期,一頭奶牛和一名老鄉共同經歷的生死故事。黃渤飾演信守承諾的農民牛二,負責看管共產黨留下的罕見的奶牛。日軍掃蕩后,只有牛二與奶牛幸存,肩負著保護奶牛重任的牛二想盡辦法和日軍、土匪、江湖郎中等各色人等展開周旋,而那頭倔脾氣的搭檔也讓他頭疼不已。
這是一部讓人看了笑中帶淚的作品,而演員與動物的對手戲也成了最大看點,黃渤和閆妮的演技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隨著劇情推進,人與牛的相處則更讓人感同身受,人可以做的事情是如此卑微,和一頭牛相守一生,人所做的事情又如此偉大,他有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言而有信。
《斗牛》獲得2009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7項提名,最終獲得金馬獎最佳剪輯獎,黃渤憑借《斗牛》獲得金馬影帝。?
《心迷宮》

原名《殯棺》,是一部劇情類懸疑電影,由忻鈺坤執導,邵勝杰、霍衛民、王笑天、羅蕓、孫黎等主演。講述了中國某偏遠村莊里,莫名出現一具身份不明的燒焦尸體,這具尸體幾經易主,與幾家人扯上關系,每個人都各懷心事心懷鬼胎……
這是一部導演、演員都不知名的小成本電影,卻贏得了一致的口碑。故事主線圍繞著父子之情展開,情節曲折,幾經反轉,考驗智商。影片真實反映出中國鄉村老百姓的生活狀況,以及人性的復雜。
《心迷宮》獲得諸多海內外大獎和提名,如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第51屆金馬獎伯爵年度優秀劇本獎,第30屆華沙國際電影節華沙大獎,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評人最佳新銳導演獎。?
《活著》

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主演的劇情片,改編自余華同名小說。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后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活著》是中國式的黑色幽默片,影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對中國社會進行了嬉笑怒罵的諷刺和批判,被部分觀眾和影評人推崇為張藝謀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影片透過一個人的一生遭遇影射出命運無法掌控的悲哀無奈,衍生出了對死亡的苦笑,反映出中國人默默承受的韌性和頑強求生的精神。
1994年,該片在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等獎項。?
《立春》

顧長衛執導,蔣雯麗、張瑤、李光潔、焦剛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80年代一個小縣城里王彩玲等藝術青年在夢想與現實矛盾中痛苦掙扎的過程。
這是一個夢想破滅的故事,它并沒有指出一條通向成功的康莊大道,也沒有把個人理想渲染得如何精彩。這部片子通過講述一群小人物的藝術追求,呈現了個人和群體刺眼的孤獨。
影片獲得了諸多獎項提名,蔣雯麗憑借《立春》獲得了第2屆羅馬國際電影節和第27屆金雞獎影后。
《站臺》

《賈樟柯三部曲之站臺》是賈樟柯導演,王宏偉等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展現了改革開放初期年輕人的愛情和夢想。
《站臺》是賈樟柯的一段個人成長回憶錄,片中有令人熟悉且懷念的縣城、縣城中的年青人……處處充溢著過去生活的影像,而影片,正是通過在新舊交替時期從縣城走出的一群年輕人的愛情與生活,表達一種對普通人的尊重和生活理解,將普通小人物當成了重要歷史進行展現。《站臺》表現的不僅僅是影片中人物不斷走穴經歷的種種車站,而是一個個交錯的歷史片段,一種歷史的背景在影片里發揮著命運的力量,并且正是這種力量,讓普通人的命運成為歷史,那些為夢想、生活奔波的小人物構成了歷史的真實注解。
圖片:豆瓣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