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聲稱此次的Z-1太空服融入了當前最先進的一些技術,可以使宇航員更易穿著,同時還提高了執行太空行走和地面任務時的安全性。反觀巴斯光年,這些功能早已不在話下,所以這一局看來是巴斯光年勝出。
“水星計劃”是美國的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始于1959年,終于1963年,旨在將人類送入地球軌道。因此自然而然地,這個計劃中產生了美國航天史上的第一款真正意義的太空服(如圖右)。圖片左邊展示的則是1961年電影《幻影星球》(The Phantom Planet)中的太空服。電影講述的是一群來自1980年的宇航員本困在了一個神秘的星球上的故事。該影片涵蓋了所有科幻電影的常見元素:外星怪獸、落難女子、帥酷炫太空服。
“雙子座計劃”是美國的第二個載人航天計劃,在1965年至1966年間共有10次載人飛行。計劃的目標是為更先進的太空旅行積累技術,雙子座計劃中任務時長足夠前往月球并返回。任務還包括太空行走和軌道機動。在該計劃中,美國于1965年實現了第一次太空行走。此外,“雙子座計劃”還出現了增壓式太空服。上圖中的第一和第二張圖片均是該計劃中的太空服。下面這張圖則是1964年電影《登月先鋒》(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的劇照。這部電影是根據H.G. Well同名小說改編。電影講述的是一隊英國宇航員登上月球之后,卻發現那里插著一面英國國旗。而這面國旗的由來則源自于一次維多利亞時期的秘密探月之旅。
“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從1961年到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在60年代的十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載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標。在1969年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達成了這個目標,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該計劃也成就了一款經典的太空服(如左圖所示)。此后一系列的影視作品中的太空服款式均參考了該計劃中太空服的設計。右圖中為1968年電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的劇照。
“阿波羅計劃”之后,NASA將精力放在了航天飛機計劃上。1969年4月,美國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種可重復使用的航天運載工具的計劃。1972年1月,美國正式把研制航天飛機空間運輸系統列入計劃,確定了航天飛機的設計方案。經過5年時間,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創業號航天飛機軌道器,由波音747飛機馱著進行了機載試驗。1977年6月18日,首次載人用飛機背上天空試飛,參加試飛的是宇航員海斯(C?F?Haise)和富勒頓(G?Fullerton)兩人。8月12日,載人在飛機上飛行試驗圓滿完成。又經過4年即1981年,第一架載人航天飛機終于出現在太空舞臺,這是航天技術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每一架航天飛機的服役年限為30年。該計劃中橘紅色的太空服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該計劃的標志之一。而1971年的007系列電影《太空城》雖然倍受爭議,也并不是007系列電影中最叫座的一部,但里面光鮮的太空服也算是同時期電影中的亮點之一。
本世紀初,NASA測試了其新款的太空服(如上圖所示),計劃于2020年登月計劃中投入使用。該款太空服更加容易穿著,具備更高的靈活性和力量。對比下圖中《火星任務》(Mission to Mars,2000)的劇照,影片制作者的想法和NASA的工程師似乎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