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錄音室
距離發行期還有四個月

只要專輯一完成,就會有制作人、工程師,甚至是樂隊成員泄漏專輯剝奪我們聽CD的快樂。2011年12月份就有瘋狂粉絲拿到了2012年3月發行的麥當娜《M.D.N.A.》的四首歌。但實際上,這些網絡試聽版本已經成了歌手最大的宣傳渠道,甚至有歌手會在得到歌迷回饋后將歌曲重新制作以保證官方版本的唯一和完美。
在廠牌
距離發行期還有三個半月

廠牌會把專輯送到諸如Sonic Arts之類的公司進行數字加密。此舉是為了辨別出那些可惡的網絡上傳分享者們。當然,有些人自然覺得沒有阻止他們的必要。比起之前DEMO一樣的試聽版,這個時候曲目信息開始變得完整,但唱片公司卻矢口否認泄漏歌曲的真實性。不過唱片發行后我們依舊會發現,預知未來的人大有人在。
通過媒體
距離發行期還有三個月

主動泄漏歌曲博宣傳的歌手畢竟是小咖。大牌們往往死守專輯的神秘性。但送給電臺的宣傳碟可就難保被發布到網上。作為最常見的泄漏渠道,只要你發現文件打有試聽水印或者時長比起正常的歌曲顯得太短,那么沒錯這又是媒體們干的。但宣傳碟往往不是整張大碟,想感受完整唱片的聽眾就只能窺斑見豹了。
在工廠
距離發行期還有一個月

這是最不可能卻又時常存在的泄漏渠道。當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一張專輯時,CD往往看似被鎖得嚴嚴實實,但難保有幾張在運輸卡車里掉出來。看看那些母帶丟失CD失竊的新聞,這種渠道也成了盜版商們致富的方式。
在倉庫
距離發行期還有兩周

距離發行日期特別近的泄漏事件往往都發生在倉儲環節。越是大牌的歌手,他們的CD就越是被人虎視眈眈地覬覦著。只要CD等著被輸送給各個經銷商,就肯定能在在線試聽里找到它的蹤跡。眾多歌手們都深受其害,因為泄漏的是完成品,專輯也不得不提早發行爭取多賣幾張。
在零售商處

當然,如果一張專輯能夠在線購買或者購買實體,什么事兒可都會發生了。網絡上樂此不疲的自壓CD和伸手黨造就了音樂分享的欣欣向榮。自從音樂發行方式的多樣化后,網絡論壇也變得術業有專攻,無損,正版數字音樂,能得到的就都能被分享。
翻譯:胡湃
插畫:蘇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