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已經準備好在萬圣節之夜參加變裝趴?】
每年十月的最后一天,有點像中國的孩子過兒童節,外國的小孩似乎在這一天被允許搞怪和使壞,不用受到懲罰和責備,忽略禮數和地位。人們絞盡腦汁化妝變身,是血腥暴力還是詭秘驚悚都不為夸張。還有黑夜里閃爍在南瓜上的火苗,給萬圣節鋪上一層神秘幽暗的紗。
雖說是和鬼神相關,但是卻大受熱捧,男女老少各國各路都愿意追隨鬼靈湊一把熱鬧,直到天翻地覆盡致淋漓。這些看似夸張怪異的行為和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亂)的習俗有說法是從古代英格蘭起源后傳入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的。我們能從那些古老的游戲上找到很多熟悉的身影。
未卜先知
可能在年代久遠些的時候,西方的神喜歡用食物代替水晶球去占卜。古老的英倫群島上,蘋果是萬圣節舞會的主角。有點類似現代中國婚禮上的玩笑,蘋果要用繩子懸掛或者直接漂浮在水盆里,人們同樣地用牙齒去搶,搶到之后不用像中國式的吃掉,而是要把蘋果皮連續不斷落的消掉,一定不可以斷,否則厄運連連,所以即使有本事的人搶到了蘋果,也要有這個能力和運氣完成削皮工序,否則很容易就“樂極生悲”了。果皮削好后,要從左肩一側扔出去,那么削皮者的真愛就快到來了。似乎又像是婚禮中新娘拋出去的花球一個作用,人們愿意在任何場合祈禱幸福和愛,即便是在幽靈出沒的夜晚。
如果把一對愛人的蘋果核并排放在火爐上,燃燒并發出清脆爆炸聲的,預示著他們會終成眷屬;若是兩個一起燃燒,那么情侶就會注定分手。這個預示在英國的不同地區有時正好相反,不知道是誰最先制定的這個游戲,在這個鬼神聚集的日子,人們渴望著知曉神的安排,得到神的旨意,或者是借助亡魂回到故里的機會,能夠給予親人一絲慰藉,和中國的中元節又有了相通之處。
你是誰
小孩子們的口袋里塞滿了“打劫”來的糖果,一定吃的不亦樂乎。而成年人舉行的派對和游行讓西方的“鬼節”與中國傳統“鬼節”有了天淵之別。吸血鬼,幽靈,巫師巫婆等造型歷來都是萬圣節人們裝扮的首選,餐廳酒吧會推出血腥恐怖餐系,電影院同期選擇上映驚悚鬼魅影片,商家店鋪更是愿意挖空心思利用主題進行宣傳;很多地方甚至能夠利用萬圣節主題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這個節必須要過,常日里不被允許的行為終于能夠開光間日,人們都卯足了勁利用這一年一次的機會,于是很多離奇無奈的笑話便多了起來,警察也因此便的忙碌了。曾經就有位美國少年假扮成揮舞開山刀的瘋子在為商店做宣傳時引來了警察,逼真的道具和敬業的表演著實嚇壞了路人,最終只是一場誤會。在加拿大的一所高中,班長帶領全班化妝成外星人在夜晚去敲物理老師的家門,隨后蜂擁而入開始了“入侵”表演,還未反應過來的老師當場嚇暈了,幸好事后平安,而這個班的孩子們也因此產生了陰影,不光是警察,在這樣的日子里,醫院恐怕也會收治更多的病人。
在中國的中元節這一天,恐怖氛圍籠罩的程度要加嚴重,鬼神傳說和古老的習俗大多沒有興奮色彩,無論是放河燈還是燒香誦經祈福,都懷有較沉重的心態,如西方般的戲弄鬼怪,在中國還是頗為忌諱。但在傳入中國的萬圣節派對上,大家一起捉弄西方的鬼神,穿戴各種奇異服裝,同樣開懷。換一種方式,表達同樣地敬畏和祝福。
萬圣節讓人又驚又怕,又盼又喜,瘋狂一下,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