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發基因來自母親一方這個說法傳了很久,但是到底來自哪里還無法弄清楚,隔代遺傳或者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所以不要再去責怪媽媽。
頭發何時開始罷工,男女各不同。一般來說25%的男性會在21歲左右開始,到了35歲就有66%的男性要經歷不同程度的脫發,到了50歲,85%的男性都會有著稀疏微薄的頭發。
掉頭發的多少和位置可以判斷出此人未來的禿頂走勢。開始在發際線,逐漸回落成“M”形,發質也變得更細更軟更薄。但并非所有人都會受到嚴重脫發的影響,這和遺傳基因以及環境有很大關系。
緊張情緒和精神壓力都會導致慢性或者急性脫發,但有的人再一段時間后會再生頭發。科學家一直在探索這種壓力造成的脫發是否真的導致男性禿頂。
過度洗頭會讓發質變干,洗發護發殘留物或者發膠都是影響毛囊健康的兇手,就連戴帽子也會造成頭發的暫時損傷。
“漢密爾頓諾伍德模式”激將男性脫發從大小范圍分為七個類型,其中前額或頭頂幾乎沒有頭發為最嚴重的一種。
早發現早治療早見效,雖然可能無法完全治愈,但能推遲脫發的步伐,但請記住一些不合格的藥物有著可怕的副作用,靠譜的醫生靠譜的治療方案才能事半功倍。
目前為止,治療男性脫發的方案并不是很多,只有兩種被許可藥物:非那雄胺和米諾地爾。除藥物外,毛發移植和低強度激光療法都在完善之中,很多人無奈的選擇戴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