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八月暑期檔,從月初到月尾,《破風》《宅女偵探桂香》《烈日灼心》,王珞丹的新片爆出三連擊,每一部作品的話題均不少。若只如此,對王珞丹來說,大概稱得上順風天。不過,這夏日的風雨就是難測。前些天,忽然有人在網上爆料,“《失戀33天》原本的女主角之選是王珞丹,因為王珞丹沒接這部戲,白百何才有機會出演‘黃小仙。這二位長相和戲路頗為相似的女演員,多年來難逃被比較的命運,此回又扯出《失戀33天》的選角舊事,自然少不了一番紛爭。
最近,為新片《破風》做路演的王珞丹,也在戲外走上自己的“破風”之旅。近日凌晨,她發表一篇名為《一個女演員的自我修理》的長微博,回應紛爭。王珞丹文采斐然,否認了“充滿戲劇化正能量”的“王珞丹拒演卻成就了白百何”,稱“我們不是非此即彼的敵人,而是可以各自精彩的奮斗同仁”。不過,之后的風會怎么刮,誰也難看得清楚。
首先發難的是導演滕華濤,他發微博炮轟王珞丹炒作,并否認當年曾找王珞丹主演《失戀33天》。隨后,因為主演《捉妖記》而被媒體熱炒“票房女王”的白百何,也在她另外一部暑期檔新作《滾蛋吧!腫瘤君》的首映禮上回應道:“對于王(珞丹)老師,我不做評價,也沒法和她比較……她是我的前輩,她演電視劇走紅的時候我還在家生小孩呢。”
底下評論滿是火眼金睛:“不知道為什么,看見你叫王老師,特別不舒服?!边@感覺就好像是戴著紅領巾的蘿莉,在班主任身邊蹦蹦跳跳地敬個禮。但請大家注意,白百何和王珞丹都生于1984年,分明是同齡人,而白百何2004年就已演了《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在戲外,王珞丹與白百何相當不同,前者走的是高姿態文藝女青年之路,言語間總要抖個機靈。她幾年前被調侃長得像葛優,換一般女星早就怒了,但王珞丹很機智地化解了調侃,發文道:“今兒有人提醒我有一張明星臉!想起年初還照過一面兒,沒承想:長大后我就成了他!巴望以后演個父女忘年戀,連化妝費都省了。當然別光長相啊!希望藝德、演技特別片酬也能日漸向葛大爺看齊!”多么有內涵的一唱三嘆啊,底下評論紛紛路人轉粉,夸她大氣幽默。
但說到與白百何撞臉,王珞丹就沒那么輕松幽默了。兩年前,有媒體報道王珞丹被問與白百何撞臉會否尷尬,她是這樣回應的:“我覺得她會比我更尷尬吧,因為不是說我像她,所以我還好。”聽起來潛臺詞仿佛“我比她大牌”。如此看來,也就別怪白百何如今在回應“撞臉”時會答:“王老師是我的前輩,她演戲的時候我還在家生小孩呢?!?/p>
對于女星來說,輩分與年齡都是非常敏感的。新人笑、舊人哭,這個行業可并不尊老,永遠是后浪拍死前浪,跟紅頂白、競爭殘酷。有首老歌《戲夢》唱道:“昨天華山論劍今天決戰京城,原來世界竟然這么小。去年你是天王今年我是至尊,誰是誰非誰又能分清?!痹凇皣標缹殞毩恕北取拔沂悄惆职帧备餍械慕裉?,叫人“前輩”未必是一種尊稱。尤其在年歲差不多的女生之間,故作嬌俏姿態把人叫老了,很可能被視作仗著人紅要起點風波。
張愛玲論蘇青時寫道:“同行相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何況都是女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卑装俸芜@一聲“王老師”,不僅拉開了年齡差距、輩分差異,更是展現了兩人的不同處世性格,以及演藝圈生態位的微妙距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