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國、美國、韓國、法國在內,2012年一共有58個國家進入到了大選之年,過去的這一年也可謂不折不扣的大選之年,奧巴馬順利地進入了下一個四年任期,韓國也迎來了自己首位女總統。2013年的政治舞臺上,勢必不會缺少他們的濃墨重彩。
在網絡媒體的沖擊下,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選擇電視,當所有的學者都為電視唱衰的時候,年初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被人譽為中國紀錄片的希望,而一部《甄嬛傳》則捍衛了中國電視劇的傳統優勢。當然,不能不提的是《中國好聲音》和《我是歌手》,無論是否是引進的國外節目模式,但是“好聲音”三個字直接地表達出觀眾最希望看到的歌唱選秀節目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莫言和鳥叔,前者代表了傳統文學,后者則代表了流行文化,這二人都在2012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莫言讓諾貝爾上留下了中國人的印記,而鳥叔則憑借《江南style》橫掃全球,創造了視頻網站史上最高的點擊量。可以看到,傳統文化并沒有消失力量,流行文化也依托新媒體技術獲得了新的成長空間。
當電影人們還沉浸在《畫皮2》的票房紀錄中之時,一部《泰囧》則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一年內中國票房連續兩次被打破,一方面我們終于可以拿出一部票房可以和《阿凡達》比肩的作品,另一方面,所有的影人又危機感重重,在中國這塊發展不平衡的電影市場上,什么奇跡都有可能發生,而到底觀眾需要什么樣的電影?
瑪雅人把所有人都騙了,當有人甚至為12月21日屯糧食、造避難所、練體能的時候,末日就這么悄悄地安靜地來了。其實到最后,所謂的末日不過又成為所有商家營銷的噱頭,所有的人又變成了狂歡式的消費者。其實大家不過是想找個借口發泄一下而已。
2012年電商話題從京東和蘇寧易購開始,到淘寶天貓的電商狂歡達到高潮,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191個億刺激著所有想發財想致富的人們,除了傳統網絡平臺,移動平臺也成了新的征戰領域。為了電商的未來,馬云和王健林甚至還打了一個天價的賭,2013,電商們,走你。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成績依舊優秀,但八卦小報則滿天飛,不知道這和英國人素來喜愛八卦緋聞有無關系。孫楊和林丹接替了劉翔姚明成了中國體壇的領軍人物,所謂領軍人物就是代言接到手軟,八卦新聞天天有,時尚活動少不了。所謂領軍人物就是告訴所有人:我要向娛樂圈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