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遐邇的“大黃鴨”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亮相后,在全中國掀起一股“追鴨風潮”,許多內地游客專程去香港看“大黃鴨”,為期一個多月的展覽共吸引了800多萬游客參觀。
大黃鴨帶來的狂潮讓不少城市“效仿”,山寨大黃鴨橫空出世,讓設計師霍夫曼頗為頭疼。
大黃鴨的創意始于2001年,經過5年的創作、反復修改、制作,直到2006年第一只大黃鴨才具雛形。2007年,第一只26米高的“大黃鴨”在荷蘭展出。2007年至今,大黃鴨游歷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紐倫堡、日本大阪、英國倫敦、澳大利亞悉尼等13個城市。
香港之行讓霍夫曼也頗為驚訝,大黃鴨受到的關注前所未有。霍夫曼與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其作品“大黃鴨”將在設計周期間正式亮相。
在香港展出的“大黃鴨”為16.5米高,此次在北京的“大黃鴨”計劃高10米左右,具體尺寸還要結合水域面積、風力、漂浮穩定性、觀看視角等綜合環境因素,展覽地點可能會設在城市中心。
為迎接正版“大黃鴨”來京,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專門聘請專業律師作為版權保護顧問,為“大黃鴨”在中國的權益提供法律支持。
霍夫曼對自己的作品有著嚴格的制作工藝要求。每個黃鴨作品都必須在巡展城市當地生產,根據各地環境和氣候條件的不同,每個尺寸和內部構造都有所區別。此次北京之行,作者也將進行實地考察,設計更為合適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