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有黃金比例,婚姻自然也有“剛剛好”的完美比例,兩個人組建家庭,結(jié)為夫妻,無論是身高、年齡,甚至到月薪之間的差異,都可能成為影響兩人相處的因素,而這其中的比例似乎也隱含的一定的奧妙玄機:
身高:
“12厘米”身高差。
一直被各種電影小說描繪成男女最佳高度差是“12厘米”。其原因除了看起來美好之外,其實“12厘米”的高度差給男女之間,無論牽手、擁抱、接吻,都是最和諧差度。大多數(shù)女生有比較強的被保護欲,希望男伴侶比自己高,這樣自己可以“小鳥依人”。但是,如果這之間的高度相差太多,就往往過猶不及,所以這種“剛剛好”的差距可以使雙方的性別角色更加鮮明,男人高大,女人小巧。所以第一條身高差“12厘米”就被定義成了男女之間最完美的黃金比例,但這個數(shù)字僅僅是代表了眾多夫妻身高差異的一個理想值,安全感自然也絕非完全決定于身高。
年齡:
“3歲”年齡差。
這個是由于女孩在智力和情緒的發(fā)育方面普遍比男孩要早上兩三年。不要小看這兩三歲的差距,這可是基本保證了男女在心理成熟度上的匹配。而“心理契合”往往是一個婚姻是否幸福的關(guān)鍵。
女生比男生早熟,兩個人要和平相處,心理年齡要相似,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溝通。但也未必盡然,在青少年期,女生的心理發(fā)育比男生提前,但到了二三十歲的時候,男女生的心理年齡基本是并駕齊驅(qū),不分伯仲。所以“3歲年齡差”大多是因為大家的思維定式,認為男生比女生大點,可以讓女生找到依賴男生的理由,也讓男生萌生愛護女生的責任感。
月薪:
“1.5倍”月薪差。
有調(diào)查顯示,丈夫的薪酬是妻子的1.5倍時,這個家就能運轉(zhuǎn)自如。在現(xiàn)代這個追求“男女平等”的社會,雖然受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nèi)”觀點的影響,男人的經(jīng)濟責任似乎應該更大一些,但是往往在一個家庭中,男女都會成為這個家的經(jīng)濟來源。作為妻子自然是對丈夫有經(jīng)濟上的期盼,但也不愿給丈夫太大的心理壓力,所以“1.5倍”這個巧妙的數(shù)字成為了眾多家庭的理想值。
父母:
“1碗湯”的距離。
如今的年輕夫妻都不愿與長輩同住好像已經(jīng)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為人子女,兩家父母也應該細心的照應。而這“一碗湯”的距離是指兒女煲一碗湯,給父母送去時還能趁熱喝這樣不遠不近的距離。年輕人更自我,更注重生活質(zhì)量,向往“二人世界”,但也要承擔照料老人的責任,而父母自然也能成為二人婚姻的精神支柱,給予生活上的“過來人建議”,所以現(xiàn)在的小夫妻與父母既相對獨立,又可以隨時見面的距離則是幸福婚姻的“黃金比例”。
隱私:
“半勺糖”的隱私差。
留出“半勺糖”的隱私差是決定這場婚姻是否能夠走的長久的一條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能淡之無味,又不能甜之過膩”,這樣的細水長流的相處模式才是幸福婚姻的最佳選擇。留一點空隙,彼此才能呼吸。夫妻關(guān)系雖然親密,但也要“有間”。這樣,既保持自我的獨立,也可以保持對愛人的欣賞,讓“新鮮感”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