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研究由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開展,該研究所聚集了眾多來自各國的數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發表了題目為《全球應把防范人類滅絕風險作為優先解決問題》的論文,闡述人類面臨的滅絕風險。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所長尼克·博斯特羅姆在接受網絡采訪時表示:“人類的科技能力與人類運用這些能力的智慧正在展開一場重大比賽,我擔心前者可能會遙遙領先于后者。”
博斯特羅姆稱,實際經驗和科學研究表明,在未來的一個世紀中,行星撞地球、超級火山爆發、核爆炸等災害并不足以威脅人類的生存,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科技創新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他解釋說,人類對于最新科技的了解并不完善,而正是那些人類沒有掌握的“未知因素”最有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
博斯特羅姆舉例說,合成生物學、納米技術和人工智能可能有一天會變成人類的敵人,并給人們帶來滅頂之災。他的研究小組將于近期發表題為《防范人類滅絕危險——世界各國的首要任務》的論文,闡述他們的最新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