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CEO都是“獨裁者”,但是他們仍然希望自己看上去像個“明君”一樣,即使內心很強悍,他們還是愿意表現出一些民主。但這又是何苦呢?CEO本來就應該是一個“獨裁者”,他不需要對公眾負責,只需要對股東負責,他們要創造卓越,就要實行鐵腕政策,CEO不是選舉出來的,所以不需要民主。
CEO本來就是“孤獨”的
盡管許多CEO都標榜決策是由團隊做出來的,但實際上拍板的永遠是個人,雖然到決策的最后都是多數人舉了手,但在舉手之前少數人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們需要和團隊做大量的溝通以保證決定可以通過。于是,CEO“親信”的重要性就凸現出來了。
要讓決策看起來像是團隊的成果
CEO的任務是做決策,并且要對這個決策的結果負責,團隊的智慧和經驗可以為決策提供有價值信息,但最后就是一個人說了算數。沒有董事會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而集體辭職,辭職的通常只有CEO一個。CEO是孤獨的,他沒辦法在集團里擁有真正的朋友,他往往是知道真相最少的那個人。他需要那些他信任且有能力的“親信”幫助他分析和解決問題。幕后參謀可以幫助CEO擺脫組織結構圖的羈絆,讓他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小問題開大會,大問題開小會”,幕后團隊沒有正式名稱,組織成員也靈活多變,你不會輕易看穿誰就是CEO的“親信”,他們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董事會成員,這份名單只在CEO心里,CEO通過開小會做出重大決策,再去開大會謀求多數人的支持。小團隊比大團隊更纏上關鍵決策,可以避免組織權利分布不平衡。
“親信”可以保障CEO擺脫組織結構圖,讓其最大限度按自我意愿辦事
“親信”體制也有弊端,如果公司的高管團隊意識到那些決定早已經做出,自己的意見根本無關緊要,只需要在正式場合表示贊成,他們會深感沮喪,并且在決策執行的時候消極抵抗。CEO有權“獨裁”,但要想他做的決策得以有效執行,他就必須“民主”。CEO可以有“親信”,但做出正式決定之前,他必須聽取多方意見,讓高管也參與到決策中來,讓人感覺到決策是集體做出來的。
如何協調好高管和“親信”之間的關系呢?最好的辦法就是CEO承認背后團隊的存在,創立正式的一體化決策支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