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梁文道先生曾在自己的書中對諾貝爾文學獎有過如下的有趣評論:誰是熱門?村上春樹?假如真讓這個名過其實的紅人得獎,那么我就不會再相信諾貝爾評審委員會的眼光了,雖然本來我就很懷疑憑什么一幫瑞典人就是天下第一流的文學評論家(恕我孤陋寡聞,瑞典今天出過什么文學批評大家嗎)?
??????????? 盡管這已是幾年前的評論,可是隨著莫言獲獎,諾貝爾文學獎的種種還是得到了國人的歡迎。 ? ? ? ? ? ??

?
? ? ? ? ? ? 一 、諾貝爾文學獎評選
???????????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由18位瑞典文學院院士組成,據了解,每年從2月至5月,評委們先從全球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選出20來人,5月底再篩選出5個決選名額,通常這5個作家來自不同國家。而從6月到8月這整整三個月當中,所有的評委就是閱讀這些候選人的作品,當9月開會時,評委們通常會經過三周的激烈討論,最后由全體院士投票,決定今年的獲獎者。
????? 而上面的200位被提名的作家又是從何而來?有四類人可以推薦出這200位作家,他們分別是:瑞典文學院院士本人、諾貝爾文學獎前任得主、文學教授以及各個國家的作協或者筆會的主席。所以從今年開始,莫言也具備了推薦中國作家的機會了。
?

?
? ? ? 二、 只關注知名作者?
????? 實際上,盡管諾貝爾獎的發源地是在歐洲,可是諾貝爾文學獎已經快有30年沒有頒發給北歐人了,去年恰逢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姆80歲壽辰,鑒于這位詩人在瑞典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所以201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便頒給了他。諾貝爾文學獎只關注知名作者嗎?
? ? ? ?實際上,諾貝爾文學獎經歷過重大的轉折,在二戰之前,諾貝爾文學獎曾經傾向于通俗文學的作家,而且對歐美之外的很多優秀作家關注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評委會有意識地擴大了選擇的范圍。
? ?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輪值主席埃斯普馬克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197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格,在獲獎之前并不是很著名,而當時獲獎呼聲較高的作家格林已經是非常知名。最終瑞典文學院將諾獎授予了辛格,正是為了擴大優秀而非著名作家在世界文壇的影響力,以期讓更多優秀作家走上世界舞臺為人所知。
????? 此外,索爾仁尼琴于197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次年,諾貝爾文學獎把獎頒給了聶魯達(聶魯達是個共產黨員、社會主義者),可以看出諾貝爾文學獎更注重的是作品本身。
?

?
? ? ? ?三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受關注
????? 通常我們以為這幫北歐人對遙遠的中國文學可能關注度沒有那么大,但事實是當下瑞典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關注已經非常大,甚至不輸于對中國古代文學的關注,并且除了莫言之外,還有很多當代文學作家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 ? ? 埃斯普馬克認為諾貝爾獎將會給莫言更大的舞臺。“在以前,在很多地方沒人知道莫言,但現在不是了,他擁有了世界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