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棱鏡門”事件自6月5日英國《衛報》先扔出了第一顆輿論炸彈到現在已近一個月時間,但事件遠遠還未結束,各種撲朔迷離像是一部好萊塢大片。眾記者為追蹤斯諾登行蹤蹲守機場16小時,看誰都像斯諾登,卻都撲了一場空。未來的事件走向誰也不確定,不如我們再回頭梳理下整個事件脈絡,也了解下斯諾登這位“膽大妄為”的前中情局職員。
2013年6月,前中情局(CIA)職員愛德華?斯諾登將兩份絕密資料交給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并告之媒體何時發表。按照設定的計劃,2013年6月5日,英國《衛報》先扔出了第一顆輿論炸彈:國國家安全局有一項代號為"棱鏡"的秘密項目,要求電信巨頭威瑞森公司必須每天上交數百萬用戶的通話記錄。6月6日,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稱,過去6年間,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通過進入微軟、谷歌、蘋果、雅虎等九大網絡巨頭的服務器,監控美國公民的電子郵件、聊天記錄、視頻及照片等秘密資料。美國輿論隨之嘩然。
2013年6月7日,在加州圣何塞視察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做出回應,公開承認該計劃。他強調說,這一項目不針對美國公民或在美國的人,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國人安全,而且經過國會授權,并置于美國外國情報監視法庭的監管之下。
2013年6月9日英國《衛報》拋出專訪,應“告密者”本人要求公布其身份。現年29歲的愛德華?斯諾登是美國防務承包商博思艾倫咨詢公司的一名雇員,過去4年內一直為美國國家安全局工作。他在專訪中說,自己良心上無法允許美國政府侵犯全球民眾隱私以及互聯網自由。自9日至10日下午2時,白宮請愿網頁上要求赦免斯諾登的條目已迅速搜集到兩萬個簽名。
2013年6月10日白宮發言人卡尼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白宮高級官員已將此事最新進展向奧巴馬做了匯報,但鑒于調查仍在進行中,他不會評論事件中的個人以及調查工作,也不會轉述奧巴馬的觀點。
2013年6月11日,泄露美國監測項目的愛德華?斯諾登離開他居住的香港酒店后去向不明。
2013年6月13日,《衛報》和《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羅伯特?米勒13日表示,FBI已經開始對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棱鏡”計劃的斯諾登展開刑事調查,這是美國官方首次證實已對斯諾登采取行動。
2013年6月19日,維基解密發言人克里斯丁?拉芬森在冰島報紙的一個專欄中說,一名中間人接觸他,請他告訴冰島政府斯諾登尋求庇護。拉芬森沒有透露這 名中間人的姓名。冰島政府隨后證實了這一消息,但并未透露是否會同意斯諾登避難。冰島政府發言人說,拉芬森通過非正式渠道和兩個政府部門取得聯系,此事中 未牽扯正式請求。斯諾登在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棱鏡”項目后身處香港,他曾稱贊冰島非常重視保護互聯網自由,希望自己最終在冰島落腳。
2013年6月2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斯諾登事件發表聲明,稱斯諾登已自行循合法和正常途徑,離開香港,前往第三國?!赌先A早報》證實,斯諾登23日上午10時55分左右離開香港,乘坐俄航SU213航班飛往莫斯科。而莫斯科并不是斯諾登的最終目的地,他可能由該地繼續前往冰島或厄瓜多爾。
據俄媒援引機場內部人士的消息,斯諾登的飛行路線是今天從香港乘坐俄航su213航班飛抵莫斯科,明天中午乘坐su150飛往古巴的哈瓦那,當天再飛往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俄羅斯航空已確認斯諾登飛往古巴哈瓦那的行程。
2013年6月24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安網路竊聽行為泄密者斯諾登正式向拉美國家厄瓜多爾尋求庇護。厄瓜多爾外交部部長在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上證實,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斯諾登向該國尋求政治庇護。
愛德華?斯諾登出生于北卡羅萊納州伊麗莎白市(Elizabeth City)。 他的父親,賓夕法尼亞州的居民,是一名美國海岸警備隊的官員。 他的母親,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居民,是一個馬里蘭區美國地方法院的辦事員。 他有一個做律師的姐姐。
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Joseph Snowden),美國人,29歲,雖然高中肄業,卻是互聯網奇才,憑著天賦才能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占據一席之位。
1999年,斯諾登舉家搬遷到馬里蘭州埃利科特市,在那里他在安妮?阿倫德爾社區學院學習計算機專業(computing),以獲得必要的學分用以獲得高中文憑,但他沒有完成課程其后他獲得普通教育發展證書。 在動身前往香港之前,斯諾登與他的女朋友住在夏威夷、西歐胡島、維帕。
2004年5月7日,斯諾登自愿加入美國陸軍,同時希望最終能參加特種部隊。他說:“我要爭取參加伊拉克戰爭,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人,我有責任,幫助人們擺脫壓迫”,但僅僅幾個月后,他在訓練事故中,折斷了雙腿,而在9月28日被除役。后來他曾在國家安全局設置于馬里蘭大學的一處隱蔽設施擔任警衛。在此之后,他又在中央情報局(CIA)擔任與信息技術安全有關的職務。
2007年,CIA 將其派駐瑞士日內瓦負責維持計算機網絡安全,并給予其外交身份掩護。
2009年,離開中情局,為戴爾計算機公司工作,隨后供職于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一家合同承包公司。(這家名為布茲-艾倫-漢密爾頓的公司發表聲明,確認斯諾登是公司的員工。聲明說,如果報道是真實的,斯諾登的所作所為讓人“震驚”,也違反了“公司的行為準則和核心價值”)。
在于2013年5月離開美國時,他已在國防承包商Booz Allen Hamilton工作了不到三個月,職務是在夏威夷的一處國家安全局設施內擔任系統管理員。他約有$200,000美元的年薪,與女友一起過著舒適的生活。但他愿意犧牲這一切,因為對美國政府的秘密監控工程感到良心不安。
《衛報》形容斯諾登對隱私的價值懷有強烈的熱情,他的筆記本電腦上附有支持互聯網自由組織的標簽,包括電子前哨基金會(EFF)和Tor。盡管他說自己曾“相信奧巴馬的保證”,但還是在2008年大選中將選票投給了“第三黨”。政治獻金記錄顯示他為榮?保羅的初選進行過捐贈。
斯諾登2009年離開中情局,為戴爾計算機公司工作,隨后作為博斯公司雇員在國安局工作4年。他在做好披露機密的準備后,向公司請假,于2013年5月20日離開夏威夷前往香港,藏匿在一家酒店。
斯諾登在《衛報》采訪的視頻中表示,藏身香港,是因為香港承諾保障言論自由及政治異見人士。他說,中國大陸的確限制自由言論,封鎖網絡,但香港人一直有街頭游行、表達自己觀點的傳統,而且香港的網絡非常自由。斯諾登還認為,香港政府在與很多其他主要西方國家政府的關系上實際上是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