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9月,威尼斯電影展隆重開幕。開幕典禮前的舞會于Grand Canal Palace舉行,伊麗莎白?泰勒以一貫的雍容氣派艷驚全場。一襲珠片刺繡云裳配襯祖母綠珠寶,如云秀發飾以特別為她設計的紙質緞帶和貝殼飾物。一個年代的美學風潮凝聚在這瑰麗的畫面中。1960年代與1970年代是20世紀最率性自由的時代。此前一直束縛著社會的傳統桎梏逐漸瓦解,嚴格的社會藩籬也分崩離析,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自由的新時代。富豪、王侯、電影明星紛紛活躍于紐約、巴黎、摩納哥、倫敦和羅馬的社交界,出席不同的盛會。每個人都擁有向往自由的靈魂。在法國,碧姬?芭鐸將圣特羅佩由鄉郊小鎮化作洋溢波希米亞風情的時尚之都。在倫敦,連英國女王的妹妹瑪嘉烈公主,也穿上了色彩斑斕的民族風長裙,出席首映禮。傳統被摩登取代。 ?
Piaget伯爵的歷史早在當時已掀開璀璨的一章。時間追溯至近一個世紀前的1874年,George Piaget于瑞士侏羅山區南端的小村莊La C?te-aux-Fées創辦了Piaget伯爵;短短百年間,Piaget伯爵便已成為享譽全球的制表工坊。1960年代的風云歲月更顛覆了品牌原來形象。以伊夫?伯爵(Yves Piaget)為首的新一代傳人相繼接棒,此外,專為日內瓦顧客度身定制的貴賓室華麗面世,而自由時代掀起的顛覆性奢華文化影響也為Piaget伯爵的作品帶來全新面貌,并反映于設計、材質和色彩的對比中。自由風潮吹遍Piaget伯爵,也迎來了更廣闊的新世界。時光荏苒,當時幾許大膽創新的前衛之作,如今卻成為了品牌的雋永經典。
2014年的今天,為歡慶Piaget伯爵140周年誕辰,在第27屆巴黎古董雙年展上,品牌回望1960至70年代,聚焦于這段創意飛揚的歷史,在最珍稀的美鉆、祖母綠、藍寶石、硬質寶石及金質材質中,細數輝煌前塵。品牌還特別為此次盛會創作了88件珠寶作品及37枚腕表。大膽的設計盡現于不對稱、流暢華美且獨具風格的造型中。部分展品還超越了珠寶和腕表的界限。鮮明的色澤在品牌經典的硬質寶石表盤上,誘發出最濃艷的華彩。此系列展品亦因之名為Extremely Colourful(極致色彩)。
顏色和凈度臻達頂級的寶石,在Piaget伯爵手中綻放世間罕見的醉人魅力,特別是1,500顆馬眼形切割美鉆,將Piaget伯爵承傳逾半世紀的經典珠寶工藝演繹得淋漓盡致。以這些美鉆鑲嵌的作品,成為展覽第二部分Extremely Sparkling(極致閃耀) 系列的展品。其他展品包括品牌經典杰作、手鐲表、硬質寶石表盤及金質鏈帶,彰顯品牌多重精湛工藝,以及作品靈動的造型和變化多端的配戴方式。
色彩是萬物之源,這在Piaget伯爵系列中尤為顯著。各式的繽紛寶石,包括兩顆共重逾25克拉、分別為蛋面切割及枕形切割的祖母綠;一顆超過20克拉的刻面紅寶石;一顆20.2克拉的枕形切割藍寶石,以及各式硬質石材:綠松石、歐泊石、紅色玉髓、翡翠、黑瑪瑙和青金石。它們不僅被用于表盤,更在高級珠寶作品中煥發璀璨色彩。其中,一串柔軟的長項鏈以一行珍貴的綠松石圓珠襯以祖母綠和美鉆鑲嵌的主體圖案,中央主石重達23克拉,營造出極致瑰麗的光芒。
色彩是萬物之源,這在Piaget伯爵系列中尤為顯著。各式的繽紛寶石,包括兩顆共重逾25克拉、分別為蛋面切割及枕形切割的祖母綠;一顆超過20克拉的刻面紅寶石;一顆20.2克拉的枕形切割藍寶石,以及各式硬質石材:綠松石、歐泊石、紅色玉髓、翡翠、黑瑪瑙和青金石。它們不僅被用于表盤,更在高級珠寶作品中煥發璀璨色彩。其中,一串柔軟的長項鏈以一行珍貴的綠松石圓珠襯以祖母綠和美鉆鑲嵌的主體圖案,中央主石重達23克拉,營造出極致瑰麗的光芒。
這個系列的靈感來源自1960及70年代,那是色彩和新造型爆發的年代。Piaget伯爵率先演繹新風尚,推出嶄新的珠寶和腕表系列。而Piaget伯爵自1950年代起對超薄機芯的不懈改進也釋放了機芯厚度對寶石鑲嵌的限制,使這股創作的自由之風得以實現無限的可能性,從而也促使品牌的硬質寶石表盤以一貫纖薄的造型和流暢線條誕生于世。
2014年全新系列網羅眾多腕表款式,以硬質寶石妝點表盤,利用巧妙配搭的寶石素材進一步探索色彩世界。部分神秘手鐲表款以交錯的美鉆旋渦圍繞一顆橢圓形藍寶石或祖母綠。中央主石鐫刻花卉圖案,部分款式更可開啟表蓋,展現內藏的表盤。
除了這些融會珠寶和腕表的手鐲表杰作外,這一系列種另一展現特色的作品,是以金質鑄造,飾有青金石或綠松石圓形垂飾的長項鏈。其中一枚垂飾的末端連系著一枚橢圓形懷表。
自由是解放的基石,亦是啟發自主配戴方式的靈感泉源之一。采用單行或雙行設計的長項鏈于纖細的粉頸上起舞;靈動的耳環妝點著迷人的俏臉;輕繞手腕的金質手鐲,襯有天然綠松石圓珠,及鑲嵌于珍稀素材上的歐泊石垂飾。
安迪?沃霍爾是1960及70年代的風云人物,引領紐約地下美藝及音樂風潮,成為美國波普藝術的先鋒。其位于紐約的工作室The Factory于1964年創辦,旋即卷起一股藝術文化風潮,延宕至今。其藝術作品在當代拍賣會中,動輒以億元天價出售。
安迪?沃霍爾作風夸張而自由,是最能代表其所處時代的人物,一手開創了當時的時尚潮流。傳世名言“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即出自其口。1973年,他購買了一枚造型非常獨特的Piaget伯爵腕表,其輪廓既非圓形,也非方形或長方,而是三者融會,成為Piaget伯爵于1950年代為打破腕表傳統方角造型而設計的代表作。
該系列展示多款配備安迪?沃霍爾至愛表殼的腕表。圓角設計加上橫向金屬造型,為腕表帶來更富層次的質感;亦令天然硬質寶石表盤的色澤更加鮮明。安迪?沃霍爾至愛的奪目腕表,讓每個人均享受到不下于15分鐘的注目禮,沉醉于他的浮華夢中。
1960年代的新自由時代踴躍了領軍的時尚女性,其中就包括了杰奎琳?布維爾?肯尼迪?奧納西斯 (Jacqueline Bouvier Kennedy Onassis)。其傳奇地位反映于她至今流傳的昵稱“Jackie 0”中。她的名字啟發了多款造型和一系列時裝配飾。優雅簡約的絕美姿態,讓她成為最受國民和鎂光燈愛戴的第一夫人。
自丈夫約翰?肯尼迪于1960年當選美國總統后,杰奎琳?肯尼迪旋即化身大眾寵兒。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在眾目睽睽下在達拉斯被刺殺,杰奎琳?肯尼迪一時成為了既富悲劇色彩,但又莊嚴神圣的人物。五年后,她下嫁全球最富有的男人亞里士多德?奧納西斯 (Aristotle Onassis),再次哄動國際。Jackie O在世時已是公認的傳奇人物,1994年逝世后依然傳奇不滅。
Jackie O擁有一枚1965年制的Piaget伯爵腕表,橢圓形翡翠表盤鑲嵌美鉆和祖母綠,配備有宮廷式圖騰( ‘palace’ décor)的金質網織表鏈。2014年該系列網羅了多個自這枚Piaget伯爵典藏腕表獲得靈感的款式。
“Piaget time… measured only in gold!”這句于1970年代末出現的廣告文案,今天讀來依然擲地有聲。黃金是品牌的標志性材質。它能為Piaget伯爵珠寶及腕表所用的硬質寶石增添獨特的眩目光芒,體現品牌工坊媲美高級定制時裝的工藝技術。
Piaget伯爵一直致力承傳獨特的冶金技術,在培育新一代工匠、保存數百年傳統方面,尤其不遺余力。這些工坊現已成為經典作品不絕的藝術學院。珠寶鏈飾工藝在Piaget伯爵的庇蔭下得以流傳三代。Piaget伯爵經典金質鏈帶鏈帶的每一個制作步驟,均由這些工藝非凡的工匠以手工完成。
該系列生動地彰顯了Piaget伯爵非凡的金工技術,展現多款瑰麗的鏈飾設計。其中,飾有宮廷式圖騰(‘palace’ décor)的鏈帶,外觀柔美,仿如虹彩絲帶,媲美絲綢。 鏈帶的底部可見數以百計的金質組件均勻交纏,如同織品般柔軟。Piaget伯爵極富代表性的金絲網織工藝不僅運用于腕表鏈帶,更妝點玫瑰金鑲嵌綠松石圓珠及馬眼形切割美鉆的項鏈。
該系列網羅多款手鐲表,展現精巧的鍛金(hammered gold techniques)工藝,塑造風格強烈奪目的造型。柔軟金索用于長項鏈和戒指。部分高級珠寶作品的金質底座以鎖子甲工藝(chain mail technique)制造,綻放如華麗布料的別致光彩。
將捕捉到的光線反射,令珠寶綻放璀璨光芒,這是Piaget伯爵全新系列巧妙用色外另一主要的風格特色。為此,品牌大量使用鉆石作為手鏈、項鏈或指環上的主石,有的以美鉆鋪鑲耳環,勾勒璀璨的珠寶輪廓;有的甚至以雙行鋪鑲的方式點綴表盤。精湛的技藝,包括圓形、馬眼形或梯形切割,都盡顯眼前。
2014年全新系列中有一件矚目精品項鏈,以馬眼形切割鉆石圍攏兩顆瑰麗祖母綠,這款項鏈備有兩種配戴方式。繾綣女士粉頸,延伸至背部的一段可拆除的鉆石項鏈,隨搖曳的身段舞弄光影,拆卸后則可蛻變為更清麗簡潔的造型。 另一醉人款式是鑲嵌黑瑪瑙和美鉆的手鏈。中央的主體設計為一顆重6克拉的鏡框形切割(portrait-cut)鉆石。從前用以裝幀摯愛畫像的鏡框,以其外形切割鉆石,寬大、細致且明凈剔透,盡顯寶石切割工匠登峰造極的工藝水平。這顆重6克拉的鏡框形切割(portrait-cut)呈全平面祖母綠切割樣式。Piaget伯爵以拋光多切割面金質底座,帶出鉆石深邃迷人的光彩。手鏈的設計揉合珠寶及腕表元素,是一件內有乾坤的珠寶——開啟鉆石表蓋即能展現黑瑪瑙神秘表盤。
兩項非凡的切割工藝,將鉆石閃爍的光芒淋漓盡致地釋放:由Piaget伯爵于1960年代推至技術高峰的襯裙式鑲嵌(petticoat setting),其效果就如同令高級晚裝搖曳生姿的襯裙,以爪鑲技術鑲嵌一至兩行馬眼形切割鉆石,詮釋如同布料般輕靈流麗的動態。起伏有致的寶石映照著珠寶瑰麗動人的華彩。在此次展出的系列中,這枚戒指彰顯品牌運用此技術的水平已達鬼斧神工的境界。
而另一種更出類拔萃的鑲嵌技術,名為“娃娃領(col Claudine)”。長項鏈表上的美鉆賦予璀璨的彩輝。重2克拉的圓形切割中央主石,以數百顆馬眼形、圓形、梨形或方形切割美鉆圍攏。每顆寶石的鑲嵌均經過細心考量,完美配合每顆寶石的特性,以無比細致的巧手將寶石顆顆相連。此技術令切割成不同形狀的寶石構成瑰麗無瑕的珠寶。此項鏈亦為系列其中一件瑰寶。以全部美鉆鑲嵌,中央的鑲鉆垂飾隨柳腰款擺。項鏈末端的26厘米鏤雕圓球垂飾還內藏腕表,這件融合長、短項鏈于一身完美杰作,同樣巧妙地揉合珠寶及制表工藝。
馬眼形切割鉆石,Piaget伯爵經典特色:整個系列共鑲嵌逾 1,500顆馬眼形切割美鉆,由Piaget伯爵寶石采購部門歷經數月的時間,從世界各地搜羅所得。 馬眼形切割方式令鉆石別具奪目耀彩。從中心散射的火彩貫徹馬眼的兩端。馬眼形切割技術一直是Piaget伯爵高級珠寶的經典特色。其中,Piaget伯爵典藏系列中歷史最悠久的作品,即包括以美鉆和祖母綠鑲嵌的項鏈及長耳環。這套于1970年代創作的珠寶,全部以馬眼形切割美鉆鑲嵌。
這項由Piaget伯爵承傳逾半世紀的鉆石切割技術,于2014年攀越登峰造極的境界。多款高級珠寶以馬眼形鉆石鑲嵌,自中央向兩端收窄的造型,令鉆石別具輕靈動態,即使同時鑲嵌多顆美鉆仍不覺沉重累贅;更可搭配光彩閃耀的寶石,如這款以藍寶石主石墜飾襯以馬眼形切割美鉆的項鏈。藍寶石下方懸著多串精致的美鉆和馬眼形切割鉆石,為珠寶添上搖曳動態。
傳說馬眼形切割技術由法國國王路易十五(1770-1774)委托工匠研制,作為對最寵愛的情婦蓬帕杜侯爵夫人(1721-1764) 的獻禮。蓬帕杜侯爵夫人是藝術的倡導者,亦是當時巴黎最高貴典雅的女士,熱愛珍貴寶石,擁有豐富的珠寶藏品。共55個切割面的馬眼形切割是較古老的“滴錐形切割(navette cut)”技術的改良版本,兩者形狀相似,但后者相對粗糙。
蓬帕杜侯爵夫人是法式奢華的代表者,啟發引領了18世紀多項嶄新的珠寶工藝技術。她酷愛硬質寶石,更喜歡以刻面硬質寶石妝點手鏈扣。她也鐘愛當時的彩色珠寶作品。18世紀的珠寶潮流青睞以金箔或者彩色金屬片作為鑲嵌鉆石的底座,讓美鉆綻放粉紅、蔚藍和翠綠色調。
馬眼形切割鉆石、硬質寶石、光彩閃耀的用色、手鐲表、長項鏈,是Piaget伯爵 2014年系列獨具非凡感染力的象征,想必也能獲得蓬帕杜侯爵夫人的贊賞。
此次巴黎古董雙年展中展出的 125件作品中,大部分均以質量非凡的珍稀寶石鑲嵌,彰顯Piaget伯爵在高級珠寶的歷史長河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腕表及珠寶,以及融會兩者的作品,正是自由探索造型和色彩的象征,在Piaget伯爵設計師眼中一直彌足珍貴。1960及70年代更是創意最澎湃的年代,與2014年同樣激發出無窮創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