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牙子的學名叫做路肩,它的作用是用來區隔人行道與行車道,為保持行人與車輛各自功能區域的隔離設施。當然,馬路牙子出名也要歸功于那個報保險的大連人,正是他的口音,“倒鴨子”也讓這個水泥設施活脫了起來,風靡全國。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汽車生活與“倒鴨子”不會有太多糾葛。不過,當停車位越來越緊張,道路規劃不合理的時候,總避免不了要跟“倒鴨子”較勁一番,雖然經常敗下陣來,但屢戰屢敗之后,也有如下幾點經驗值得借鑒。
1、熟悉車輛的底盤高度
要想征服“倒鴨子”,首先你就需要比“倒鴨子”長的高!車輛的底盤高度直接決定了其是否能夠行駛上馬路牙子,因此,在上牙子之前,首先需要對自己愛車的底盤高度有個了解。其次,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了解車輛的底盤高度后,我們也需要下車觀察“倒鴨子”有多高。一般情況下,路政的“倒鴨子”高度在10-20厘米之間,而一般汽車的最小離地間隙(滿載時)則在17厘米左右,因此,當你需要展開與“倒鴨子”的戰爭時,先要把戰友送下你的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