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感性與理性的對撞
當1886年第一臺奔馳汽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汽車之父”卡爾·本茨與戈特利布·戴姆勒共同創建了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品牌,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斯圖加特,企業標志為三叉星。
戴姆勒在1909年為三叉星標志申請了專利,并且采用三叉星作為梅賽德斯-奔馳的企業標志。三叉星的設計源自于戴姆勒寫給妻子的家信,他認為壁畫中的星星會為他帶來好運。此后,戴姆勒為了紀念VELO車型的大批量生產,又將三叉星的齒輪改為月桂枝,以示勝利。而標志內的“梅賽德斯”取名于奧地利奔馳經銷商埃米爾·耶利內克女兒的名字,在西語中意為“幸運”,預示著梅賽德斯-奔馳將向海陸空三個方向發展,并始終交到好運氣。由此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的命名與企業標志的設計,無不從感性的角度出發,以美好的寓意成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與感性相反的詞匯則是理性,而寶馬自誕生日起,就以理性成就了每一款經典產品。寶馬汽車始創于1916年,總部設在位于巴伐利亞州的慕尼黑,企業標志采用了巴伐利亞州州徽。
寶馬的英文名稱縮寫為BMW,這也是巴伐利亞發動機工廠的簡寫。從企業的命名不難看出,寶馬將企業的業務范圍、所在地都展現的一覽無余,而采用了巴伐利亞州州旗配色方案的企業標志,則向世人表明了寶馬純正的巴伐利亞血統。藍白相間的圖案代表藍天、白云,共同構成了旋轉不停的螺旋槳,承載了寶馬汽車的前世與今生,體現出企業在航空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對未來汽車行業的強大信心。由此來看,寶馬的企業標志設計與命名,無不基于理性的層面出發,以強大的實力與信心成為發展的源動力,與梅賽德斯奔馳的感性,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而這,也是德比大戰該唱的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