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小的時候到不覺得,隨著年歲越長越大,漸漸發現我所生活的這座城市早已沒有了當年一絲的蹤影,而改變,總是在不經意間完成,弄得沒有一絲覺得將要丟失的辛酸,而在失去之時往回看,原來滄海桑田的變遷卻都發生在每天的朝夕之間。在所有北京人的眼里,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讓生活更加便捷,不過,失去了往日街坊鄰里的打情罵俏,少了隔壁王大爺的碎碎叨念,或許我們是在用四九城的親情,作為了便捷生活的墊腳石。
當四九城的親情變淡,老北平所遺留下來的氣質也在逐漸消逝,盡管年輕的孩子抱著玩世不恭的態度依舊稱自己為爺,但這份底氣卻早已不復當年。為北京的氣質,梁思成郁郁而終;為北京的氣質,老家兒們在竊竊私語。北京的氣質無與倫比,這是這個城市的精髓,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北京的氣質呢?
氣質從文化演繹而生,五朝古都為北京帶來了與生俱來的帝王氣質,盡管皇室專政政權已經不復存在,但遺留在老北京人血液里的那一股氣宇軒昂的態度卻不曾泯滅。盡管不是每家都有讀書人,但五朝古都所帶來的書香洗禮,還是讓北京人見識廣泛,言語間的寒暄無不透著一股子文雅的豪邁。
當懷揣著北京的氣質,走在車水馬龍的路面上,形形色色的汽車構筑了這個城市獨特的風景線。開著汽車走到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映入眼簾,天際線被高聳的建筑物所掩蓋;故宮依舊彰顯著它帝王的霸氣,坐鎮四九城的核心,俯視著曾不可一世的皇室之城。由此,我不得不感嘆,盡管時過境遷,但文化底蘊對于一個城市最重要的地方莫過于氣質的流傳,而氣質的合拍,才能讓人融入到這個古香古韻的城市。
于汽車同樣如此,只有與北京的氣質合拍,才能真正的讓人從心底接受,也能夠讓這座帝王古城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