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都瘦了,怎么只有我的體重還不動如山,堅持上演“漫長的季節”?明明列好了減肥計劃,下定決心管理飲食,要在100天里脫胎換骨,可為什么付出了諸多努力,還是收效甚微,最終自暴自棄,只能看著自己的BMI緩緩向“超重”和“肥胖”的標準走去。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請記得,你并非一個人。數據顯示,中國成人中超重或肥胖的人群比例已超過50%,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早早加入了“減肥大軍”。但一輪又一輪的節食、復胖、再節食的循環,不只讓身體越來越疲憊,也讓情緒逐漸麻木。
看著別人成功蛻變,而自己卻在減肥的漩渦中掙扎,這種感受確實令人沮喪。但請先別急著把這一切簡單歸結為“意志力薄弱”或“不夠努力”。
根據世衛組織、美國醫學協會等權威機構認定,肥胖其實是一種疾病,與胰島素抵抗、腸道激素、食欲控制等生理機制息息相關,并不是一個靠“自律”就能解決的問題。
就在近期,禮來公司公布的一項臨床研究結果為超重與肥胖管理帶來了新的希望。這項名為Attain-1的3期研究,廣泛覆蓋了中國患者,并確保受試人群此前曾嘗試過飲食減重但未能成功,并且在試驗過程中,不需要嚴格控制飲食,具有較高的現實性。
研究數據表明,在72周的觀察周期內,受試者的體重顯著下降,最高劑量組參與者平均減重降幅更是達到12.4公斤,除了體重減輕,還顯示出已知的心血管風險標志物降低,包括在所有劑量的匯總分析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收縮壓——這些變化并非建立在極端節食或高強度運動的基礎上,而是通過口服藥物orforglipron,科學調控體內的饑餓與代謝信號,從而實現目標。研究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與GLP-1RA類藥物一致,也沒有觀察到肝臟的安全性信號,大大提升了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可能性。
禮來也積極地表示,期待這一創新藥物能夠進一步助力“體重管理年”行動,減輕肥胖帶來的負擔。公司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前向全球監管機構遞交orforglipron的上市申請,并正大規模布局投資以滿足預期需求。,顯示出該方案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大大提升了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可能性。
這項研究的意義,遠不止于提供一種新的科學藥物選擇。它更深刻地印證了肥胖的科學本質,有力地驅散了“懶惰”或“意志薄弱”的污名化陰云,并清晰地告訴大家:未來的體重管理,將越來越多地建立在理解個體生理差異的基礎上,融合生活方式優化與安全有效的醫學干預。
所以,不必再為追趕別人的腳步而焦慮。全新的科學減重時代已經到來,它不再僅僅考驗毅力,更依托于對代謝健康的科學理解和有效支持,在積極了解自己、擁抱變化的基礎上,我們終將告別體重紋絲不動的“漫長季節”,走向健康管理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