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涩涩涩/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日韩欧美小视频/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人物

滾石恩怨

從萬眾矚目的滾石一哥,到父慈子孝的“下崗”老爸,年過50的趙傳與其同代人一樣,努力地融入這個歌者爆炸的時代。是渴望收復失地從而籠絡年輕樂迷的心,還是對當下現實骨骾在喉不吐不快?出道至今,趙傳大起大落,沉浮之間他到底在走怎樣一條的精神之路?

Andy Tao2012.12.19

進入GQ肖像趙傳專題

攝影師:張弘凱????????????
攝像:張迅???????????? ???
攝影助理:劉淵博????????????
場地支持:北京勵駿酒店

滾石恩怨

  但華語樂壇從來都不少新鮮的當紅偶像,王力宏、張震岳、周杰倫、蘇打綠、五月天……最近火爆的“中國好聲音”更是反應出多數人的“喜新厭舊”。

  對于成名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歌手,這世界變化的太快。

  同樣跟不上腳步的還有整個華語唱片業。上世紀90年代,正是滾石唱片旗下的一個個名字撐起了亞洲華語音樂的超級航母。但在數字音樂高度發展帶來的沖擊,令滾石唱片的整體前景不容樂觀。

  “滾石現在過得也不太好。這是自食惡果。為什么?因為它和歌手的關系是失衡的。關系失衡的時候,有一方就會變得傲慢了,當他用傲慢去經營他的事業的時候,就會被自己的傲慢淹沒。”趙傳說。

  2007年,趙傳因手機鈴聲和網絡下載等衍生收益的糾紛起訴老東家滾石唱片違反《著作權法》。2009年雙方達成和解,趙傳獲賠約400萬元。雙方的恩怨也公之天下。用趙傳的話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雖然唱片賣得很好, 但是不好意思,大部分錢是唱片公司賺去了,我們只得到一個知名度而已。它因你而茁壯,可是它茁壯之后就把你撇開了,后來它在發行上根本就不考慮你的感受了。”

  經濟因素只是冰山一角。趙傳曾多次表達過對唱片公司當年企劃及經營的思路的不滿。這才是根本分歧所在。

  “從我們那個年代開始引進很多西方的流行音樂,他們的歌手演出非常專業。而且整個的包裝、設計都非常的有質感,人家的這種質感是來自于一個非常強大、專業的團隊,作為歌手在前臺表演的后盾。”趙傳說,“很奇怪的一個現象,就是他知道你是唱片公司的主力,可是他又不希望幫你做成像西方那樣子。就算做了,也做得不是那么到位。”

  當年Beatles大紅,并不僅僅是因為四個男生,長得很帥,又會彈吉他。這四個人背后自有其社會次文化:Beatles的四個人都來自很平凡 的家庭,但家里都有音樂教育的基礎。1960年代,失業很嚴重,四個人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和自己的好朋友攪和在一起,飆吉他、飆貝斯,嗑藥,打架,唱年輕人的歌,唱那個年代……他們完全是從土地里冒出來的,而不純粹是商業上的考量。

  EMI的做法就是讓Beatles盡情去做他們的音樂,而唱片公司只負責市場發行。“公司不會干涉你怎么去做音樂”,這是趙傳心中理想的模式,也讓他感嘆臺灣少了這樣的經營者。

  唱搖滾的年代,趙傳是不屑于唱情歌,進入滾石之后,情歌在他的專輯里占有越來越多的比重。“我的個性是蠻自我,更況且長期的‘國家主義’教育,男人 就該‘有淚不輕彈,有苦不輕訴’,而唱情歌恰恰就是把自己最軟弱的那一面表現給別人。如果我能選擇,我會選擇自己想要的樣子給大家,但是對不起,唱片公司投資我們,你就要配合它。”

  在一般人眼中“打鐵當然要趁熱”,歌手在走紅的時候應該半年出一張唱片,甚至一年出幾張都不為過,最好的賺錢機會誰也不愿錯過。可在趙傳眼中做一張好的音樂專輯遠比多賺一筆錢重要的多。他的這種思路和整個唱片業的商業大環境顯然是不相符合的,以至于李宗盛也忍不住要出來提醒他應該抓住這個迅速斂財法則。

  這樣的李宗盛,作為弟兄,義氣;作為同僚,現實;但作為樂者,卻輸了未來。

  1996年約滿,蟄伏三年, 1999年趙傳重回滾石后,越發覺得不再受唱片公司重視。曾經“貌丑溫柔”的形象被公司重新定位為緊跟當下時髦的視覺與前衛,簡直不著邊際。出了兩張唱片之后,2001年再度選擇離開,這兩年成了趙傳挫折感最大的時候。

  那時的臺灣唱片公司并不具備文化產業該具有的修為。他看到一個流行的東西,覺得可以賺錢的,就去copy,并沒有從最根基的文化研究出發。現在也是一樣,全世界hip-hop流行,R&B流行,他就要依樣畫葫蘆,囫圇吞棗,可是畫得又不像,吞棗吞得卡在喉嚨里面。

  作為回應,滾石三十周年演唱會上你難覓曾經一哥趙傳的身影,而唱遍中國的“縱貫線”里,張震岳的位置如果換成趙傳,會更純粹些。

  事過境遷,采訪結束時我們再談老東家,趙傳說:“我對滾石心懷感恩,畢竟是它造就了我,造就了一個時代。”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