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的人生最自在
在北京最美的季節,吳青峰跟他的蘇打綠樂團一起來了,舉辦了6場小型音樂會,開了新專輯《秋:故事》的新聞發布會,在798錄制了新專輯的MV……
伍迪· 艾倫曾有一系列關于歐洲城市的電影,他在不同的城市講不同的故事,那里面既看得到城市風貌,也看得到伍迪· 艾倫的哲思,更看得到你心里忽然閃過的一個自己,這和蘇打綠做的這幾張專輯有點兒像。
幾年前,蘇打綠開始了他們的“韋瓦第計劃”,以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為概念,用四張專輯,四樣曲風,四個城市,將蘇打綠音樂上的各個面向展現出來。從明媚民謠春光的臺東到濃厚搖滾氣息的倫敦,這一站來到新舊交雜而又中西并蓄的北京,續寫《秋:故事》。
伍迪·艾倫一部電影里常會有幾個故事,蘇打綠的《秋:故事》也在這個秋天的北京發生了團員們各自的故事。北京暫住的三周,鍵盤手阿龔擠著地鐵去中央音樂學院看學生們練琴;貝司手馨儀見了一些好朋友;鼓手小威和吉他手阿福去聽了大師級鼓手Dave Wackle的講座,在胡同里的新疆小館吃烤串,小蔥拌豆腐和拍黃瓜;主唱青峰跟北京的音樂人喝酒聊天……大家都從不同層面與這座城市發生關系,感受它的韻律,然后再以十幾首歌,營造出北京應有的畫面感與情懷,起承轉合,娓娓道來……
十九歲鼓手小威擁有了人生第一盒架子鼓教學帶,來自融合爵士領域里最受稱贊的鼓手之一Dave Wackle,自此之后他有了做一個職業音樂人的理想。“不要讓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事情把你打敗。”這是DaveWackle曾經告誡學鼓人的。柴米油鹽是音樂理想最大的殺手,有三四年的時間小威在樂隊當鼓手的同時在做游泳教練,售貨員,拉保險,招生,當補習班老師,擺地攤……直到在一個唱片公司做經理,看到別人發片,他覺得自己也該發片了。
“人在二十八歲前一定要找到方向,而立之年要在履歷上有拿得出手的成績。我非常相信一萬小時法則。”小威打鼓十八年,處女座的偏執和對于完美的追求,讓他現在是雅馬哈鼓臺灣代言人。作為蘇打綠主力創作者之一,他在兩千多段靈光乍現記錄下的旋律里找到蘇打綠的節奏,收放自如。
“現在的緊繃感是時間壓力不是創作壓力,看Dave Wackle講座我感觸特別深,以前很極端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現在覺得其實七十分就好,可以再從別的地方建立我的風格,不斷地嘗試新的東西,但是這樣做的前提是你那個七十分可以一直保持得很穩……”
技術層面的東西很容易找到教材,但經驗和人生觀就沒那么容易。做鼓手需要扎實的技術,更需要對人生的領悟和理解,同時懂得留白才能讓畫面更精彩,七十分的人生何嘗不是最自在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