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怎樣度過一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但是因為太抽象往往無法回答的問題,科學家決定幫我們解決這個難題。他們把抽象問題具體成:你一生中有25億次心跳,請問你打算怎樣用掉它們?
在我們看不到的自己身體內部,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奇妙事情時刻在發生,比如我們體內總計有5.6升血液,這5.6升血液每分鐘經由心臟收縮推動(你知道心臟其實是肌肉嗎),在我們體內循環流動三次,一天內這些血液行經19,000公里的距離,人類平均每天心跳10萬次,每年3500萬次,25億是一個70歲的人一生中大概的心跳總次數,成年人類的平均心跳速率為每分鐘72次。
科學家認為哺乳動物的心跳速率與壽命之間存在關系。在其他哺乳類動物中,倉鼠的心跳速率為每分鐘400次,它們的壽命為4年,兔子的心跳速率為每分鐘350次,它們的壽命為5年,長頸鹿的心跳速率為每分鐘80次,壽命為10年,獅子心跳速率為每分鐘50次,壽命為13年,老鼠的心跳速率為每分鐘100次,壽命為12 年,大象的心跳速率為每分鐘30次,壽命為35年,鯨魚的心跳速率為每分鐘20次,壽命為70年。
有一種假說認為哺乳動物的心跳總數是有限的,所以跳得越快死得越早,情況真的這么嚴重嗎?科學對此的觀察不大妙,身體矯健的人類心跳的確是比不健康的人相較更慢,但同時科學又并不認為是心跳決定了壽命,它只承認心跳代表著能量消耗,心跳次數越多,細胞的能量使用就越多,而心跳越快,意味著有限的能量在單位時間內消耗得越快。所以心跳越快,能量消耗越快,壽命越短。
對哺乳動物以及鳥類的觀察還發現一個現象:體積越小的動物,心跳速率越快,壽命越短。科學家得出一個計算公式,計算出動物的體積增加10%,壽命增加6%。
一生聽上去很長,可是具體到25億次心跳就令人感到時間太趕。我們應該怎樣使用我們寶貴而短暫的25億次心跳呢?希望那塊肌肉收縮得慢一點兒更慢一點兒可行嗎? 畢竟科學研究發現,減少蒼蠅的活動會延長它們的壽命,而對于100歲以上人類的研究證實:降低了的甲狀腺活動(較低的代謝率)與他們的長壽之間確實存在聯系。
科學提供給你你從來不敢想象的答案。生物化學家Mark Roth在一次科技會議上介紹了他和同事的最新研究成果:使用硫化氫,使得老鼠進入“活動暫停”狀態,硫化氫在一戰中曾經被作為化學武器使用,它能改變人體內細胞消耗氧氣的速率,通過使用硫化氫降低細胞消耗氧氣的速率,Roth們能使老鼠進入“被迫冬眠”,這只老鼠心跳將停止,但同時細胞也停止死亡,然后6小時之后,Roth又將這只老鼠“復活”。
聽上去太科幻嗎?但使用硫化氫的實驗已經在人類志愿者身上進行了,而且據Roth說,幾年之內他們有望得到在醫學上使用這項技術的許可。Roth說他們的研究目的是為了讓昏迷中的病人可以 “活動暫停”,從而爭取寶貴的時間進行手術。但Roth并不否認這項研究可能用在延長壽命方面,被問到是否可以夜晚使用,于是我們在晚上不是去睡覺而是進入“冬眠”,那么我們能活得比現在兩倍那么長嗎?這位瘋狂的科學家意味深長地說:進入“暫停”狀態,心跳停止,細胞停止分裂,停止消耗能量,DNA停止復制,那么這樣的一天將會被計入我們的生命時鐘嗎?答案是:不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心跳次數是有限的,那么理論上我們應該可以選擇什么時候使用它們。
對于一切想要活得盡量長的人,另一位科學家的建議是:一、服用白藜蘆醇,一種被證明可以延長老鼠和果蠅壽命但是在人類身上的效果尚不明確的抗衰老藥物;二、 通過端粒“關掉”細胞凋亡的進程,端粒是位于染色體末端的DNA重復序列,作用在于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端粒會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逐漸縮短。一旦端粒消耗殆盡,染色體容易出現突變而導致動脈硬化以及某些癌癥,由于端粒和細胞的老化有明顯關系,因此如果能干擾酶的工作,使得端粒保持完整,人類壽命有希望延長。
聽上去很美,可是科學真的能讓我們自由選擇什么時候使用自己的心跳嗎?我們哪一天才能像吃減肥藥消除多余脂肪一樣吃藥降低我們的心跳速率以求延年益壽呢?如果我們最后果然能和象龜那樣活上個150年,我們將會有一個長達30年的童年嗎?好吧,我最后決定把這些問題留給瘋狂的科學家們,因為理智的科學家告訴我們:親愛的,降低心跳速率確實能延年益壽,但最好最安全的辦法不是吃藥,還是得靠鍛煉。所以,既然仙丹還沒譜,我們也只好去買跑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