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有移動互聯網的變量出現,中國互聯網格局未有變數,在整體上已經進入寡頭時代。騰訊、阿里和百度,游戲、電商和搜索,分別盤踞互聯網最為豐厚的幾塊資產,以每年百億人民幣規模的市場營收,占據中國互聯網近半收入,成為名符其實的寡頭。
以2012年財報來看,騰訊營收439億,利潤123億,百度營收223億,利潤105億。阿里系方面,2013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有望達到3.3萬億,在這個將超過美國的龐大市場中,阿里無疑處于領軍地位?,F在,騰訊市值超過1300億美元,直追Facebook,百度突破600億美元,阿里市場估值約在700-1000億規模。從體量來看,BAT三巨頭也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寡頭。
來看BAT三家的資產,Taobao.com、QQ、微信和Baidu.com是中國互聯網的最大入口。電商、社交、搜索三大用戶剛需里,三家占據絕對的市場份額,幾乎覆蓋了中國互聯網的全部用戶。除自身入口之外,BAT也通過聯盟及入股并購方式從奇虎360、UC及各大聯盟大舉收購流量,實現用戶規模最大化。
而據此三大剛需,BAT培育出的虛擬裝備銷售(網游、社交),競價排名廣告(廣義信息搜索和電商搜索)等營收模式每年可以賺取上百億的利潤,并以強大的營收規模、資金優勢和技術儲備能力,進行收購、拓展,確保優勢不失。
2013年是中國互聯網的變革之年,發展趨勢及資本兩大力量推動BAT進行了數百億人民幣規模的瘋狂并購。截止2013年底,阿里通過入股新浪微博、高德地圖、陌陌等鞏固了流量規模,確保了電商地位不被挑戰,并動用支付寶進入金融領域,高調推出社交應用“來往”;百度通過購買91無線確保移動互聯網領域分發入口的布局,已經擁有十幾款過億規模的應用,其中間頁戰略之下的“去哪”進入收獲期,購入PPS推動愛奇藝向視頻領袖優酷土豆挑戰;基于社交的強應用微信的成功令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穩坐釣魚船,如今正在進入營收期,料會在手游和電商領域發力.其海外收購也已經展開,騰訊的前方是國際化。
經過2013年的瘋狂并購之后,完成布局的三大寡頭正在準備進入對方的市場。在桌上互聯網,騰訊成為搜狗第一大股東,切入搜索廣告市場,在移動互聯網,騰訊通過微信實現O2O閉環切入電商市場。阿里入股陌陌,高調推出來往殺入社交領域,意圖在微信之外建立另一個社交體系。百度19億美元購入91移動后在移動互聯網建立起數一數二的應用分發平臺,卡位成功,其地圖等應用日后也必然指向電商領域。
網游、電商、搜索廣告,這三個百億規模市場之外,還有一個市場已經接近成熟——網絡文學。這個領域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達到百億規模。無論是整裝待發的騰訊文學,還是依靠盜版起家的百度文庫,原來的霸主盛大文學都無可奈何,也許賣給對虛擬銷售已經眈眈相向的阿里是最好出路。
?
李勞 |
?
更多李勞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