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說過:“如果人到了遲暮之年還沒有享受過強健體魄所帶來的快感,是非常遺憾的。”不過健身這件事,到底是個任務還是需要呢?
先不說大道理,講個小故事。由于從小身體瘦弱,所以老爸從6歲就開始了我的健身計劃,跑步、游泳、籃球、舉重,成年后也一直堅持,小有成效。而且并沒因堅持而感到痛苦,提不上毅力二字,主要是形成習慣了。還一個原因是上學時都畫過大衛、拉奧空的素描,崇尚健美,不能忍受肌肉松懈的樣子,偶爾暴飲暴食小發福,立刻給自己上點兒量,保持收支平衡。
原單位有一個不錯的健身房,一水兒進口器械,每周大概去兩三次,沒有科學嚴謹的訓練計劃,就是由著性子瞎練,成效說不上顯著,但是從來沒斷過。記得幾年前一個春夏之交的時節,公司里出現一股健身熱潮,這不夏天該露肉了嗎,健身房里一下人多起來。其中最踴躍的是4個20出頭的小伙子,穿著同款的黑背心,每天中午、晚上各練一次,大呼小叫地相互激勵,練完吃蛋白粉,成效顯著,其中一個小胖兒明顯把肚子減下去了,臥推能到70公斤,胳膊上見棱子。大家戲稱他們“時尚健美小隊兒”。我依然保持固定的頻率,每次去都能看到他們,只有在周五下班后四人齊刷刷地消失,應該是去約會加匯報成果了。約莫過了兩個月,進入盛夏,發現他們練習的頻率降低了,甚至有一周都沒見到他們。詢問常去健身房的一個朋友,健美小隊兒怎么消失了,才知道他們中有三個已找到女朋友,目的達到,所以無需再練,還有一個原來有女朋友,主要是為籌備部門去泰國旅游才苦練,從普吉島回來就再沒見過他。健身這種事如果抱著太功力的目的,其實很難堅持,因為感受的痛苦遠比快樂多。就像有些專業運動員為了擺脫貧困刻苦訓練,一旦被淘汰或退役,以后就再也不碰那個項目,因為記憶中全是苦難。還有些男演員只為一部戲健身,戲拍完了又恢復常態,后來見到健美小隊兒的成員也都恢復常態了。
對于古希臘人而言,運動從最初的任務變成需要了。當時各城邦中最彪悍的是斯巴達人,控制著大片土地,公民作為驕傲的統治者,其實只有9千戶,卻管理著12萬農夫和20萬奴隸,所以他們必須有強大的武力才能擺平人數十倍于自己的服務人員。每個男性公民7歲就進入編制,開始軍事化體育訓練,按部就班地把身體練得又強壯又柔軟,頭頸、手臂、肩膀、腿部逐一塑造,斯巴達男人被稱為全希臘最健美的人,而且不僅少年練,有人就一輩子練下去。由于體育鍛煉使斯巴達人的軍事實力空前強大,后來他們的成功案例在全希臘推廣,這才形成古代奧運會。當時人們是通過一個男人的身材、步伐和姿態來判斷其血統和教養的,運動不高明的人被蔑稱為商人、賤民。公元前700年,雅典城內遍布大小體育場,跑道周圍有座位,公民可以自由進出,到這來閑談,聊藝術、聊哲學,順便看看年輕人訓練。蘇格拉底不光喜歡哲學,每天早上還堅持跑步,他最著名的門人柏拉圖也是一位運動家。其實柏拉圖還有位帥呆了的表兄弟叫卡爾米特,也搞哲學,父母家庭被稱為雅典最漂亮的兩個家族。蘇格拉底曾經盛贊他的美貌和身段,說他的美不僅讓成年人贊嘆,很多小孩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像仰望神像一般,而他的相貌如果和形體比較就相形見絀了。希臘人培養完美的身體成為人生的主要目的,對健美肉體的崇拜甚至流為惡習。我相信統治者最初強制公民健身,為的是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以滿足自己擴張的野心,而后期隨著雕塑、繪畫藝術的發展,健美成為一種共識,一種文化風氣,每個人都把運動當做完善自我的需要,帶著美好的愿望,已經完全不是任務了。
其實我一直在總結運動家和運動員的區別,什么叫“家”,年齡是分水嶺,“家”肯定老一些,但不排除少年成“家”的可能,更主要是看從事運動的目的。運動員在意爭名逐利,經濟利益是第一位的,而運動家雖然也渴望勝利,但他們把運動融入生命,帶約束力的自我完善才是最高境界,成為一種修行。就像拳擊手和武術家的區別,拳擊手想的只是在下場比賽中擊敗對手,贏取獎金,而武術家可以不和人爭高下,終其一生只為精進某項技藝,超越自我。老舍曾經描寫過一個耍大刀的,身懷絕技,隱于鬧市,從不外露,只在夜色中苦練。
NBA中40歲的基德和39歲的費舍爾,都應該屬于運動家了,他們可不是球隊的拼頭兒,依然是場上核心,我想他們都不該缺錢了,而是把運動當成生命價值的體現,享受運動的樂趣。當然我們還得提一下英超傳奇老英雄,快40歲的吉格斯,在他22年的職業生涯中,每個賽季都有進球,這已經是一項紀錄了,曼聯和他簽約到2014年,不是出于尊重的養老合同,而是真指著他進球呢。吉格斯堅持多年練習瑜伽,認真保護身體,過著自律的生活,他的作為已經超越的了職業體育范疇。目前有望成為下一個運動家的是尤文圖斯的皮爾洛,出身于富商家庭,算富二代,所以從小就不為錢踢球,這樣的人更有成為“家”的可能。我再給你說幾個人名:貝斯特、阿德里亞諾、羅納爾迪尼奧,這些運動員都有著驚人的身體天賦,出身貧寒,所以一旦得勢就開始揮霍錢財和身體,因為他們都覺得目的已經達到,無需再苦苦追求。只有把任務轉變成自身需要,才能更持久,可能干什么事都是這樣。
常在健身房鍛煉我總結出些規律,周四下班去的人最多,因為希望周五晚上約會訓練成果就體現出來,周五下班去的就更是臨時抱佛腳,有的只為洗個澡。有人把減肥希望寄托于速成式健身,有兩種不良后果,一是速成過程太痛苦,一達標就放棄;二是急于求成,兩周效果不大就放棄。這又快到夏天了,還是靜下心來,體會運動的快感吧,看這次能堅持多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