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涩涩涩/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日韩欧美小视频/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專欄

《紐約客》的美食寫作

《紐約客》在英語世界的地位,不僅是靠那些知名作家支撐的。我們在這本雜志上可以看到許多專業人士出眾的敘述能力。

苗煒2012.12.28

《紐約客》的 美食寫作

  100多年前,“牛肉大餐”在紐約還是一個“純男人”餐飲項目,男人們毫無節制地吃牛肉喝啤酒,沒有刀叉、餐巾也沒有桌布,他們穿上屠夫圍裙,戴上廚師帽子,手指上的油脂涂抹在圍裙上,喝多了就唱歌。后來,女人獲得了選舉權,她們改良了“牛肉大餐”,引入了樂隊,客人們穿得也講究起來。1939年,《紐約客》一位撰稿人探訪紐約的“牛肉大餐”,他的采訪對象是維特海默先生(Wertheimer)。這位先生是一位肉食供應商,他切割牛羊肉,供應紐約的餐廳。如果客戶有需求,他也會帶著助手去燒肉。這位德國后裔有時還會去餐廳巡視,看看自己割的肉是否按規矩烤好,他高大,紅臉膛,帶著撰稿人去吃 “牛肉大餐”,他說:“你要是想吃肉,就得留著肚子,不能吃開胃菜,上來就是肉,直到肉從耳朵眼里冒出來才算吃完。”

  《紐約客》撰稿人記述了“牛肉大餐”的流程、廚房中的準備工作、客人的吃相。前不久我在《紐約客美食美酒寫作》一書中讀到時,這篇粗野的、暴飲暴食的文章就排在第一篇。第二篇就風雅多了,1949年,一位撰稿人來到法國,巴黎正從“二戰”陰影中蘇醒過來,黑市消失了,各類食品的供應慢慢恢復正常,但法國美食的傳統還在嗎?各種絮叨的巴黎人有五花八門的意見,他們推薦了法國南部一小鎮上的餐廳,在勢利眼、優雅、矯揉造作的氣氛中,撰稿人完成了一次美食探訪。

  《紐約客美食美酒寫作》匯集了費雪、伍迪·艾倫等人的作品,有特寫,有小隨筆,也有關于美食的小說,其中還有一篇關于菜譜寫作的評論,那篇評論吐槽菜譜寫作中的玄虛與抒情,希望菜譜寫作者能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書中有一篇《餐前必讀》,作者是一位廚師。安東尼·博爾頓,原來是紐約一家餐廳的大廚,他說要做餐飲行業的叛徒,講講餐廳機密。廚師就像是一個秘密社團,他們躲在客人看不見的地方,在熱氣騰騰、空氣又不流通的狹小空間里工作,有點兒像在潛水艇里,還要應對心血來潮、獨斷專行的老板。安東尼·博爾頓告訴讀者,如果你在星期一晚上外出就餐,不要點魚。此時的魚在餐廳里大概已經待了四天。廚師一般在周四晚上訂海鮮,海鮮產品在周五一早到,主廚希望,周五和周六這兩天,能把所有的訂貨都賣出去。海鮮供應商在周末是不工作的。所以,你在周一吃的金槍魚,已經在冰箱里待了一個周末。廚師認為,凡是吃肉要 “全熟”的,是最蠢的人,他們花錢就是來買垃圾吃的。一般來說,如果牛肉要變質了,主廚有三個選擇,一是扔掉,二是燒給服務人員吃,三是給那些點“全熟”的人準備著,這些人根本不懂食物。廚師討厭素食主義者,他們認為,你既然不吃肉,那干嗎還要到餐廳來呢?雞肉是菜單上最常見的菜,你要是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一般就會點雞肉。但美國養雞場里養出來的雞,個頭大,卻一點兒也不好吃。越是講究的餐廳,菜式在廚師手指之間擺弄的時間就越長,你不要以為廚師擺弄餐盤的時候會戴手套。博爾頓工作的餐廳里準備了手套,可廚師們都管它叫“肛門檢查手套”,只有在拿可能串味兒的食物(比如檸檬)時,他們才會戴上手套。

  《紐約客》在英語世界的地位,不僅是靠那些知名作家支撐的。我們在這本雜志上可以看到許多專業人士出眾的敘述能力,Atul Gawande是一名醫生,他在《紐約客》雜志上的特寫匯集成《COMPLICATIONS》一書。現在許多廚師都是大明星,會寫文章,在助手的幫助下,還能寫書,最近一期《名利場》雜志上也有一位明星廚師的自傳節選。美食,的確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寫作主題。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