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兩名英國的光頭黨穿著日常鞋履(工裝靴)站在酒吧前。
工裝靴 小混混、叛逆者、硬漢的混合DNA
最初的工裝靴使用二手原料制作而來,鞋底是來自德國空軍機場的橡膠,金屬孔眼來源于二手軍用夾克,而制作靴子的皮革則取自二戰中軍官們穿過的皮褲,這一切都決定著工裝靴天生自帶硬漢DNA。然而沒過多久,它便搖身一變成為成為叛逆青年們競相追逐的單品,并作為一種“制服”被亞文化體系所接納。對于上世紀60、70年代的光頭黨們而言,粗獷笨重的工裝靴傳遞著挑釁感和侵犯性意味,似乎穿上它,便能夠睥睨上流社會和主流文化。
1970年7月4日,混跡于倫敦東區的光頭黨們聚集到倫敦西區鬧事,之后被警察逮捕的光頭黨們被取下了他們的背帶、腰帶以及鞋帶。工裝靴是每個光頭黨成員的幫派標記之一。
工裝靴的流行也依賴于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塑造的帥氣的銀幕硬漢形象,在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僅24年的生命中,總共只拍攝了3部電影,其中2部是在他因車禍去世后上映的,但這些都不妨礙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文化偶像之一,同時也是青年反叛象征的符號。工裝靴,牛仔褲,格紋襯衫,任何和硬漢能車上關系的單品,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都是其最佳形象代言人。
1955年,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 1931 - 1955)在《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拍片間隙。
而時至今日,美國嘻哈歌手們對于工裝靴的熱衷便更顯得合乎情理,一件軍裝夾克配上一雙憤世嫉俗的工裝靴,再念出那些嘲諷的歌詞便理所當然。這種為勞動而生經典的靴款,最終回到了男性時尚陣地,也因其能夠橫跨休閑與商務范圍的超強百搭屬性,成為男裝發布常用常新的鞋履選擇。現在我們嘴里常念的工裝靴,和“工”早無聯系,它們現在完全已經是城里人——仍保有它粗獷的男人味,尤其是一雙用料精良、手工細致,設計也不浮夸的版本,可搖滾、可重機,也可以搭配休閑衣服甚至西裝登場。
在J.Crew和Michael Bastian的Lookbook中,我們都能看到工裝靴搭配西裝精彩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