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必知經典制鞋法
?????? 每雙好鞋都有獨特的工藝基礎,鞋底更是一雙鞋的靈魂所在,目前常見的制鞋法有以下3種,讓你買的每雙鞋都更有價值:
1.固特異延條結構
Goodyear Welted Construction
為目前頂級鞋中應用最廣的制鞋法,它是將由內外兩層皮料組成的鞋面固定在大底上的縫合技術,必須通過由Christian Dancel在1875年所發明的機器完成,它的縫線都粘上可加強韌度的防水劑,因此鞋子不僅堅固耐用更具防水效果。該技術也包含一種宛如三明治的夾層結構,是指在內底和大底中間,插上由鐵片、木片,或是牛皮條當支架所形成的夾層,上面通常會再加上軟木塞片,作用就像是在球鞋里提供抗震性的中底結構,可增加穿鞋的彈性與舒適度。由此法制鞋,只要鞋面保持完好隨時可換鞋底,即使換上3~4次鞋底都沒問題,這也是一雙真正的好鞋,能穿20年以上的關鍵。英式制鞋幾乎都是遵循此法。
2.波隆納制鞋法
Bologna Construction
這是傳承自13世紀盛行于意大利的手工制鞋技藝,也稱“袋式制鞋法Sacchetto Bolognese”,a.testoni、Santoni仍以它來制鞋,它是在鞋面底下以雙內縫法縫出一個宛如袋子的軟皮結構,腳伸進去后就像襪子一樣受到保護,同時因結構很軟,即使是新鞋都可對折。
3.挪威式制鞋法
Norwegian Stitching
此法最早應用在登山鞋上,是在鞋底連接鞋面的鞋緣處,縫上加了天然植物防水膠的粗麻縫線,這道縫線非常強韌,可增加整雙鞋子的耐用度,而且它還是完全暴露在外面的,因此除功能性外還兼具裝飾用途。如J.M.Weston、a.testoni皆有使用。
?
Oxford or Derby?
亞洲人腳背較高,最常選擇的系帶鞋幾乎都是德比鞋(Derby shoes)。它跟牛津鞋長得很像,乍看之下很容易混淆。若要細分,只要是鞋帶孔部分是由宛如耳片的獨立皮料組成,鞋帶綁好后仍可看到鞋舌的系帶鞋就稱為Derby shoes。若這部分是合而為一且完全無溝縫的鞋款,就叫牛津鞋。
黑色德比鞋
John Lobb at Lane Crawford
¥15,350
請你跟我這樣做
1. 先查尺寸:時下分美規/歐規/英國/日本4種規格,每人情況不同,東西方人買鞋就有懸殊差異。可上網先查詢自己適合的鞋碼(//shoesnorthampton.co.uk/sizeguide.htm),當然試穿更為重要。
2. 下午買鞋良辰吉時:買鞋最好在傍晚,而試鞋時最好多待5到10分鐘走走試試,記得帶雙平常慣穿的襪子一起去,如有任何不適感,鞋子寧可買大半號,再以小片鞋墊輔助。
3. 尖楦頭鞋拉長身形:它突出的造型就像公雞上的雞冠,可以增加你的尊貴感。
4. 歐洲鞋各有特色:喜歡厚重質感的人選英國鞋;喜歡皮料薄、輕的鞋款的人,首推意大利鞋;法國鞋宛如藝術品,手工上色的層次感最好。
5. 黑與咖啡都不可少:買鞋以搭配性高為原則,黑色和咖啡色為優選,各式經典鞋都該備一雙。
萬萬不得做的6件事
1. 懶得試穿:買鞋一定要試穿,不同鞋型也會影響尺寸問題,除非個人經驗豐富,否則在網絡上買鞋就是一種冒險。
2. 白襪子:別拿白襪搭配正式和深色皮鞋,這只會讓你看起來像未進化完全的史前人類,蠢得不行。襪子顏色要跟著褲子顏色走,如果你想配上搶色的襪子并無不可,但前提是確定你的配色能力夠好。運動襪或過厚的襪子也禁止使用,高支數的絲、棉薄襪最適合搭配正式皮鞋。
3. 不要再穿方頭鞋:這過時的鞋款,會讓你整個人看起來縮水并變矮,而且只會讓你越來越恨自己,絕對沒有修身效果。
4. 有些鞋矮個子碰不得:除非個頭高挑,否則不要輕易嘗試高筒靴和鞋跟過高的鞋子。
5. 如果你自認搭配能力不強:不要輕易嘗試鞋面細節過多的鞋款,保持簡單永遠是上策。
6. 便宜不是好事:不要因為貪小便宜心態,就買下不適合自己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