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荷蘭的哥們,學的是建筑實驗專業,畢業后當了程序員,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關注于人與環境互動的概念,并引入到建筑中。他第一個項目做了一堆高高低低的蘆葦般的LED光纖管,當人們從旁邊走過時,光纖管就會發光。阿姆斯特丹的馬斯河畔引入了他的這一設計,在河邊放上了這個東西來代替路燈,據說特省電并超浪漫。
之后他把這種感應技術移植到了服裝上,當服裝感應到心跳加速后,遍會變得透明。具體工作原理是:用金屬薄片制作整個服裝,當微芯片感應到心跳后,金屬箔片會因收到磁場變化而產生微弱電流,熱脹冷縮的金屬性質使箔片產生微小的角度移動,而金屬箔片的這種變化在整體視覺上就會產生透明度的變化。因此當穿著者心跳加快時,衣服就變得透明起來,心臟跳的越快服裝的透明度就越高。
挺有意思的不是么,他可稱得上是可穿戴設備的前驅人物了。不過他并沒有在服裝設計這條路上走多遠,后來他又跑去給荷蘭政府設計智能公路了。整條路面由特殊夜光材料鋪就,白天通過太陽光充電,而晚上通過往來車燈充電,行車線在天色昏沉后就會自動發出綠光,并且在各種特殊天氣狀況下,路面也會浮現出符號做出對應的提示,比如出現雪花圖案提示司機路面可能會變滑。甚至,有一個車道還可以為電動車自動充電。
瞧,是否感覺未來無限美好呢?
不過卻正是這些神奇而有趣的事情,最近令我悶悶不樂起來。理由大概就是,在鋪天蓋地而來的可穿戴概念面前,一個只懂得伸伸蘭花指的時裝編輯,看起來馬上就走到窮途末路了,當然或許看到世界盡頭的人還包括那些操著針線的設計師們。那些可穿戴設備無一不充斥著復雜的科學原理,不管是制作,還是調試,或是試圖在模特身上做搭配,都需要有一些理科的頭腦才行。不久的將來極有可能出現的一個情景便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時裝編輯,面對著需要編程以實現表面變色功能的襯衫,驚呆了。
之后的事情,便是每個人都哭哭啼啼的重新回到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真理大旗下。
據說這就是那哥們做的服裝,有點太情趣了不是。這款服裝也有男款,不過卻并不是用來勾引人的,而是用來測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