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更具職業精神的中國男模
? ? ? ? 有人說,在國內找一個好男模,往往要付出比國際上多2倍的精力,并花費大量的時間等待。所以,服裝業老板們迅速找到了最簡單的替代品——洋模,他們準確地傳遞出精明和效率,并間接讓國模們感到芒刺在背。職業素質是國模和洋模之間最大的鴻溝。洋模也不一定有很高的學歷,但在理解能力和身體協調性上,往往會高出國模不少,比如告訴他們服裝類型和背景音樂,老外就會開始在后臺琢磨,用怎么樣的表情和步伐最為妥帖。反觀中國男模,惰性無形中量化了很多東西,比如獨立思考的能力。許多男模一到秀場休息時間就開始圍成圈打牌,遲到現象也很嚴重,換成國外的職業模特,最起碼提早半個小時就已經在候場了。
? ? ? ? 在貢海斌眼里,現在中國的許多模特等于就是藝人,他曾回憶過去每天走8里路訓練的日子,法國的老師說,走到200里的時候,他們會發覺走路是件多么快樂的事。現在的模特哪個受過這么扎實的基本功訓練?當初除了形體訓練,他們還受過嚴格的心理培訓和文化、美術、音樂等各方面的指導,老師拿出一大堆皺巴巴的衣服鞋子圍巾帽子,讓他們自己搭配,知道自己是屬于何種氣質的人,而這種氣質跟各種顏色、款式、質地的衣服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貢海斌說,這些培訓讓他至今受益。
女模火后,男模必火
按照著名設計師、卡賓男裝CEO楊紫明的說法,貢獻最早那批男模的土壤,基本都是工廠和事業單位:“那時候中國幾乎沒有時尚根基。”對于當時那批男模來講,金錢還是令他們陌生的武器。看重舞臺表現,金錢觀念淡泊,也算是第二代男模的共同點。2000年后,隨著越來越多時尚品牌涌進國門,男模們也得以直面更多含金量密集的機會。
? ? ? ? 目前國際流行的男模外形趨勢,非常適合中國男模,現在模特的選擇以市場為準,從最新一季米蘭、巴黎幾大時裝周就不難看出,男模已不流行肌肉猛男型,而是大興骨感中性風,以前出現在國際T臺的男模個頭都要1.90米以上,現在1.86至1.88米就可以……此外,男模淘汰速度也沒有女模快,所以設計師對主秀男模更專注長情。曾在去年成功推介中國男模出現在米蘭時裝周的龍騰精英首席執行官田曉龍說:“女模火了之后,男模必火,但我們必須走向國際。中國男裝市場才剛剛啟動,隨著今后品牌、秀場數量的發展,我們要挖掘有素質、懂語言、有修養的中國男模推出去,中國男模有很光明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