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巴黎式優雅風格深入民心,但過去幾天在2016秋冬男裝周公演的,卻是時裝界對叛逆男孩形象的念念不忘。即便是設計師陣營中的中堅人物,似乎仍處于一個結束之日遙遙無期的反叛期,以及與壞孩子們的蜜月期。
一個 David Bowie 不幸倒下了,卻有千千萬萬個不羈男孩站了起來。
●?●?●
當然,本該壓軸男裝季的那位臨時放了我們鴿子——一直以來在男裝周最后一個時段登場的 Saint Laurent 沒有如期出現。但即便少了 HediSliman 從大街上找回來的高瘦男孩和樂隊成員,本季巴黎的T臺并不缺少有態度的身影與蓬松的亂發,從第一天的 Raf Simons,到最后一天的 Lanvin(而發生在他們幾個身上的“出離”與“留守”,恰好讓他們共同組成了本季時裝周的話題核心)。是如 GQ 之前討論過的,我們到達了世代更替的臨界點?是根據某種神奇公式計算出的,設計師共同致敬他們生命中的那段反叛期?還是說,因為時代偶像 David Bowie 的登船,從倫敦到巴黎,大家都難免有點 Rock & Roll 了?
無論如何,男裝周高潮之一的 Dior Homme 也召集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幫派。創意總監 Kris Van Assche 的風格“叛變”,雖然從上季他的系列中已有跡可循,但在這個2016秋冬系列中改革得更為轟烈。
當 GQ 早早從側門進入場館、準備到后臺探訪時,一瞬間便被秀場布置震撼了——從上季被數千朵“雪精靈”白玫瑰裝點的清麗秀場,搖身一變成為一片撼動視網膜的大紅。盡管天頂上吊下的一盞舉行吊燈依舊暗示著 Dior 男人在巴黎社會的藍血身份,但以極大反差在T臺上出現的,卻是由紅燈所組成的滑板場。叛逆意味呼之欲出。而等秀真正開始后,秀場后方的巨型屏幕同步播放著攝影師 Willy Vanderperre 拍攝的短片,展示男孩們肆意舞動與狂歡的身影。
本季 Dior Homme 秀場設計
說是“壞”,但我們心里都清楚,那些看起來拽拽的男生們,通常都不是真正意味上的壞男孩。在設計師善于發掘故事的眼里,他們只是一些投身到了年輕風潮、街頭文化中去的孩子,比起他人更敢用不一樣的裝扮來表明態度。
Homme 2016秋冬系列群像
就像激發了 Van Assche 靈感的不同人群,“也許有些人是以新浪潮打扮,或穿著街頭滑板風格長大的”,但他想把這些只言片語放到一個更大的議題里面:風格的融合,過去時與進行式的銜接。這里面包含不同風格之間的沖撞,以及如何穿出每個人自己獨特的故事與歷史,卻不表現得過分地懷舊。
談到這樣一個議題,我們怎可能不問問設計師自己的故事?他這樣對 GQ 說:“當然,我住在比利時那會,New Wave 音樂是我的歷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浪漫主義 New Wave 給我留下了非常棒的回憶。雖然說我自己從來不是一個滑板小子,但對于滑板這項運動透露出的 energy 我非常著迷。而這個系列就是所有這些(風格與故事)的一個融合。”
擁護 Dior Homme 貴公子風格的大家,先別慌。融合的基礎,是 Van Assche 擅長并為人所稱道的 Dior Homme 西裝剪裁——修身但不咄咄逼人的優雅線條,帶著老巴黎式的、驕傲的張弛有度。不難預測,他在這個系列里打造的西裝與正式大衣,吸引支持者繼續踏進店鋪并不困難。
而同時,表象下的洶涌也身為澎湃,最直觀的當然是那一頭或毛剌剌的亂發或蓋著一邊眼睛的搖滾發式,從第一個造型開始,黑色指甲油這“非主流元素”貫穿全場,襯衫領口的蝴蝶結下,跳動著一串街頭風格濃烈的 charms 項鏈,而白襯衫的袖口也夸張地延伸了出來,仿佛是朋克風格無指手套的變體。隨后,設計師漸漸為 Dior Homme 的語境帶入了更多的 unexpected,進行了從單品到形象上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