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代,一個次文化在倫敦誕生。他們時尚,自我,頗有“花花公子”的架勢,可是卻總一些負面新聞脫不了干系。他們更是Rockers的前身。)
Teddy Boys最早是一群受美國搖滾音樂影響的叛逆的年輕人。這種次文化起源于1950年的倫敦,然后蔓延至了全英國。1950年代中期的時候,一部美國電影“Blackboard Jungle(黑板叢林)”在英國上映,影片描述了50年代的青少年問題。這部電影成為了英國青少年文化的分水嶺。影片最先在倫敦南部的Elephant and Castle(大象和城堡)地區上映,這個區域在倫敦一向以秩序混亂而出名,可是又充滿了新型的藝術家。之后,Teddy Boys中的青少年開始在電影院鬧事,他們把電影院的椅子弄亂,然后在過道中間跳舞。后來,這部電影在哪里上映,這些年輕人就鬧到哪兒。
Teddy Boys有自己與眾不同的造型風格,深受英國愛德華王朝的影響。Teddy Boys的名字就來源于他們愛德華式的著裝風格。1953年,《每日郵報》的新聞標題把“愛德華式”用昵稱簡稱為“Teddy”,Teddy Boys這個名號就這樣誕生了。不過正巧,當時Savile Row(薩維爾街)的裁縫們正在英國的戰后時期致力于重振愛德華時期的著裝風格,Teddy Boys一出名,也算幫了他們一把。
Teddy Boys是第一個創造了自己的著裝風格,并且為大眾所廣泛接受的年輕族群。隨著戰后配給的漸漸富足,年輕人開始有越來越多的閑錢花在時尚和娛樂上了。可是,Teddy Boys的行頭并不便宜,通常都是深色長款的整潔天鵝絨夾克上衣;緊身的直筒褲,還有從褲腿底下露出來的彩色襪子邊;橡膠底的鞋還有皮繩式的領帶。他們的頭發經常是打了很多的發蠟,看起來很油膩,前段的頭發弄卷,兩邊的頭發向后向上梳順滑,從后面看好像鴨屁股的形狀。
(1950年起,年輕人頭一次開始正式專注于屬于自己的時尚,他們穿著愛德華時期的衣服,腦袋上頂著輕佻的發型,而且熱衷于搖滾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