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份名為《價格與收入》的報告展示各國全球主要城市間居民生活質量的差別。該報告選取了一個包含122種商品及服務的組合作為基礎,通過各種指標的測算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全球72個主要城市居民實際收入水平以及物價的差別。
通過報告中公布的“巨無霸指數”顯示,在采樣的城市中,居民平均需要工作28分鐘才能掙得足夠的金錢購買一個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比2009年提高了9分鐘。不過北京的小伙伴們需要工作34分鐘才能購得一個漢堡,上海則為29分鐘,想吃巨無霸,先干上半小時再說吧。而東京的居民僅需要9分鐘便能達到這一目標,為全球最快,而紐約、香港以10分鐘的水平排名第二,臺北居民也僅需要15分鐘。
漢堡本就不好買,它還要不停漲價,報告顯示,中國內地居民還面對日益嚴峻的物價上漲壓力。以紐約食物綜合價格為基數,調查結果顯示北京的食物價格雖然比東京、香港便宜,但是依然超過了芝加哥、倫敦、柏林等一眾國際大都市。
拼不過巨無霸,還可以試試別的,報告還首次提出了“IPhone指數”來對比各國居民的工資購買力水平。據悉,北京居民需要工作184個小時才能購買一部IPhone 4S (16GB版)。這個目標紐約居民僅需要工作27.5小時便能實現,要是干的和北京人民一樣多,可以買將近7個,看來不賣腎真的沒法趕英超美。
雖然紐約東京掙得多,但不意味他們干就比我們多,北京、上海在工作時間榜上也屢創佳績。據了解,北京居民每年工作1979小時(以每天工作8小時算,約247天),上海居民1967小時(約246天),北京上海的居民每年僅能獲得9天的年假,僅僅高于墨西哥城及曼谷,排名墊底。歐洲工作時間最長的是日內瓦居民,也只有每年1893小時(約237天),但其休假時間長達20天。不過,最讓人羨慕的是法國巴黎人民,其工作時間每年1558小時(約195天),休假卻有30天。
?
當然,我們也不是一無是處,看看房價,報告顯示北京房屋平均價格在2萬元人民幣/平米左右,上海則是約3.3萬元/平米,對比起國際一線城市,北京及上海在住房方面的處于調查樣本的中間水平。
公共交通可以說是這份報考中唯一的亮點,尤其是北京公交、城鐵及地鐵的價格,僅高于德里和基輔。只盼望漲價呼吁一浪高過一浪的今天,北京的公交地鐵不要漲得像出租車一樣,為我們保住這個好不容易的“第三”。
所以,下次再吃巨無霸時,先想想有沒有給祖國拖后腿,如果還在平均線下,那就再干半個小時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