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玩家更受益
該法案通過后最大的受益對象應該是美國之外的職業運動玩家,如同NBA一樣,可以吸引更多國外的頂級運動員加入美國,創造更多的財富。
在此之前,中國電子競技選手因為簽證問題無法出國參賽的先例數不勝數,很多次他們不是因為水平不夠輸在了賽場上,而是因為未能獲得賽事舉辦國的簽證無法出場亮相。
早在2004年,當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即將在美國揭開大幕之時,在WCG中國區預選賽上獲得出線資格的15名中國選手卻意外地遭遇簽證風波,所有選手第一次面簽全部被拒,后經多方努力,僅也只有兩名選手獲得簽證,其余選手皆無緣總決賽;2008年,參加ESWC(電子競技世界杯)總決賽的一支中國戰隊由于一名隊員被拒簽,被迫讓同行的領隊充數參加比賽;2010年和2012年,參加ESWC的中國選手又多次遭遇拒簽。
當然,并不僅僅是中國電競選手屢屢遭遇被拒簽噩運,來自俄羅斯、烏克蘭的高水平選手也有同樣的經歷,可見在全世界范圍內,電競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曾經有媒體就電競選手屢屢被拒簽的問題咨詢過簽證官,后者表示,沒有穩定收入、英語水平過低等等,經常會成為遭遇拒簽的原因。
近年來,電競運動越來越規范化,選手的收入也越來越穩定,這次美國的政府的舉措無疑是對于電子競技越來越職業化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