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涩涩涩/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日韩欧美小视频/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話題

花花世界和獨行者

危機不是第一天發生。但似乎在過去這一年,所有的擔憂、質疑和不安都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一次又一次印證。媒體環境在變化,雜志的黃金時代過去了。賣方市場變成了 買方市場,雜志要生存,必須提升服務能力和議價能力。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能共存嗎?人們都希望更多人同意自己的觀點,卻無法證明自己一定正確。這是個懸念,未來5到 10年見分曉。

《智族GQ》2013.07.26

花花世界和獨行者

編輯、撰文:雷曉宇 攝影:李冰 制圖:徐磊


2013年2月17日,大年初八,春節剛剛過去,頭一天回到編輯部的記者們還在領開門紅包。中午12點22分,一篇名為《Traditionalmedia Under New Management》(新形勢下
的傳統媒體)的長微博炸開了鍋,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得到了6000多條轉發和1000多條回復。對于一篇討論行業問題的長文章而言,這樣的熱烈響應并不多見,更何況,它談
論的并不是諸如電商、硬件等等能賺大錢的行業。

文章的作者是《環球企業家》的執行主編仇勇。在文章的結尾,他寫道:“傳統媒體在洗牌中。與其做遺老遺少,在一個舊時代的余暉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不如做革命黨人,創造一個在新紀元里讓高質量內容仍能獲得合理市場定價的商業模式?,F在,是時候打破鐵屋子了?!?/p>

文章流露出的危機感得到了同行們的進一步認同?!秳摌I家》雜志社社長牛文文的轉發更加不容樂觀,他回復說:“估計也就兩三年的事,紙媒就會大批倒閉,因為廣告商投放傾向在變化(3年),公眾閱讀習慣在變化(1年),內容生產方式在變化(2年)。那些只會寫3000~5000字報道的記者會失業?!?/p>

危機不是第一天發生。但似乎在過去這一年,所有的擔憂、質疑和不安都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一次又一次印證。

2012年10月18日,美國《新聞周刊》通過網站宣布,將在2013年放棄印刷版雜志,實現全部數字化,這本有80年歷史的大牌雜志將不再出紙質版。

即將失業的編輯和記者們唯一的安慰是:又不是就我一人落到這步田地。《新聞周刊》的危機并非個別現象。在數字化浪潮下,美國被迫轉型的媒體不止一家。2008年,擁有《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和《巴爾的摩太陽報》的芝加哥論壇報業集團宣布申請破產保護;2009年,擁有百年歷史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停止紙媒發行而改出網絡版;就連最負盛名的《時代周刊》,也在2013年1月傳出裁員700人的消息——要知道,這可是全球最大的雜志發行商啊,而傳言如果屬實的話,這已經是2008年以來的第二次裁員了。

過去這一年,好消息不是沒有,只是太少。年底的時候,彭博社發布消息稱,《紐約時報》線上線下總訂閱收入達到7.683億美元,比廣告收入多出5290萬美元,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同時,這也是《紐約時報》的總訂閱收入首次超出廣告收入。這則短消息很能鼓舞人,因為它說明“付費墻”策略能夠奏效。此前,《紐約時報》設定它的免費瀏覽量為每月10條,超過限定數量,付費墻就橫亙在讀者面前,他們需要為接下來的閱讀買單。

不過,根據《MediaLife》的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已有300家報紙建立了付費墻,但除了《紐約時報》,幾乎沒有其他的成功案例。

當一個中國的創業者想要試著創辦一個自己的公司,他一定會小心地觀察看看,美國的同行們都在做什么,有哪些已經被承認的好故事可講。在他們看來,更加激動人心的可能是下面這件事。

2011年2月7日,美國在線宣布以3.15億美元收購《赫芬頓郵報》。雖然名為“郵報”,但它并非報紙,而是一家以“眾包”模式生產的政治新聞博客。這家公司創立僅僅6年,名利雙收,日訪問量超過2500萬,不僅被重金收購,還拿下了2011年度的普利策國內報道獎。它和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家典型的輕公司。它既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進行后期排版、印刷、發行,也不需要一個極其龐大的編輯部。事實上,《赫芬頓郵報》是一個24小時聚合博客,除了新聞發布,另外一個重要的內容構成就是新聞評論,而這部分則由用戶生成內容(UGC),不僅免費,而且人人都是評論家。

這種生產模式,后來被解讀為“赫芬頓模式”。印刷媒體出現數百年以來,還從未有哪位從業者的創造有如一個新發現的星座,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這位赫芬頓,全名阿利安娜·赫芬頓,是一位63歲的褐發老太太,長得跟希拉里有點兒像。她的人生經歷和她的創業經歷一樣傳奇。她原本是一位專欄作家,36歲時嫁給石油大亨,11年后發現丈夫是同性戀,離婚后,她重拾文筆,并和女兒的厭食癥作斗爭。2005年,等到她創業的時候,已經55歲了。

阿利安娜的個人成功和業務模式都太勵志了,充滿啟發性。中國的媒體人再也坐不住了。2013年春天,就在那篇長微博發出不到一個月,仇勇宣布離職,并受雇于中信出版社,主管新媒體業務。他要動手做的將是一家包括財經、文化和時尚在內的新聞網站,對“赫芬頓模式”不無借鑒。仇勇并不是第一個行動者。去年,他的同行們已經創辦了虎嗅、鈦媒體、PINWEST和i黑馬。更早些時候,市面上已經有i美股、愛范兒這樣的產品。它們的定位略有不同,但都是財經新聞聚合網站,并且大部分也在運用《赫芬頓郵報》首創的眾包模式。

變革時代到來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新事物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斷出現。2013年1月23日,程苓峰宣布,將在自己的自媒體微信公眾賬號上賣廣告,定價一萬元人民幣。他有5萬多微信粉絲,其中不乏包括馬化騰在內的科技大佬。面對接踵而來的電話訂單,他的確有理由高興。幾個月后,他宣布掙了50萬廣告費。

“這些錢,足夠在小城市生活了?!彼f,“只要有網絡和電話,我在地球的哪個角落都能工作。”

如果說2013年是新媒體元年,一定會有很多人反對。不過事實是,很多變化都結束了醞釀期,在這一年里得到了更廣泛的注意:微信對傳統運營商的影響、線上支付對傳統銀行的影響,更不要說電子商務對傳統零售業的影響,那么互聯網正在如何影響傳統媒體?會有某個殺手級應用嗎?

正如某位CEO所說:“這只是移動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對決,只不過你們看到的,是集中在媒體行業而已。未來,一個輕公司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輕易戰勝重公司,這樣的事情會越來越多?!?/p>

今天的世界已經夠復雜的了,而明天的一切將會變得更加復雜。

本內容系GQ男士網原創或經官方授權編譯轉載,嚴禁以任何形式或方法轉載或使用,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